具体举措
1
出台重磅文件
统一思想明确目标
兰溪市委以全委会形式出台《关于兰溪市创建纺织行业智能制造示范市的决定》,市委办、市府办出台三年行动计划。市委、市政府召开动员大会,彰显决心、统一思想、明确目标,各部门形成工作合力。
2
精选试点企业
形成智能化改造模式
兰溪市委托省智能制造专家委员会,首批精选9家试点企业,着重梳理共性问题,对解决方案严格把关,对项目实施进行全程服务,最终形成可推广、可复制、可持续的“4+X”智能化改造模式,即4项共性服务:打通生产设备之间的基础数据、打通生产经营全过程的应用数据、打通实时化可视化无纸化的运行数据、打通员工与机器物料工艺间的协同数据,并融入若干个性化服务。兰溪市围绕“试成一批、带起一片”目标,着力推广共性基础服务,加快产业数字化转型步伐,4项共性服务可获得高达50%的市财政补贴。
3
引入招投标机制
培育建设工业互联网平台
兰溪市以市场化模式和标准,全力培育建设棉织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由省智能制造专家委员会引入招投标机制,严格遴选工业互联网平台解决方案及服务商,最终确定将擅长ERP、MES实施和擅长设备管理、平台架构的服务商组成联合体,在当地注册成立平台建设运营实体,确保工业互联网平台建好用好。
工作成效
1
改善企业主要运行指标普遍提升发展质量
第一批试点企业的主要运行指标改善成果显著。人均生产力提高,操作工人人均负责织机从7台提高到10台;设备运行效率提高,从原来的不足90%提高到96%;质量稳定性提高,差错率由原来的2.4%下降到1%;生产设备联网率达98%,水、电、汽平均每万米布消耗量分别下降9.8%、1.6%、5.6%,企业综合效益提高12.3%。同时,由于企业产品质量稳定均衡、报价清晰合理、交期准确及时,大大提升了客户的好评度和信任感,交易量也快速上升。
2
有效激发企业推动智能制造的内在动力
企业逐渐掌握了推动智能制造的理念和办法,并取得阶段性成果。对比试点前后,企业家对智能制造的态度发生了从“要我干”到“我要干”的明显转变,也对智能制造的发展路径认知从“云里雾里”向“心中有谱”转变。
3
提炼切合中小企业实际的智能化改造模式
企业试点取得成果后,推动智能化改革的自觉性显著提高,有利于市委、市政府快速部署、大面积推开中小企业智能化改造行动。同时,也有利于相关领域服务商进一步做大做强。
编辑 | 陈丹文
文章来源:浙江经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