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台 —— 纺织服装产业服务平台

服饰产业互联网服务平台,线上线下,助您快速实现商业价值

新用户注册 立即登录
换一个
获取短信验证码
×
×

专题 | 在智能化转型升级中领跑国内同行,兰溪纺织行业有更大宏愿—— 科技自立自强必定有我

发布时间:2023-05-09  阅读数:20011

专题 | 在智能化转型升级中领跑国内同行,兰溪纺织行业有更大宏愿—— 科技自立自强必定有我


图片


11月30日上午9时,走进浙江万舟集团大数据中心,整墙的电子显示屏上正实时滚动着来自各车间的设备运转情况,空压机运作、产量统计、品种分布、停机设备、生产效率等,满屏跳动的数据背后是产能增长和奋进姿态。

蹲点万舟集团宣讲的金报记者趁着员工工间休息,与大家围坐会议室,共同学习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倾听他们对智能化改造的感受,凝聚奋进力量。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提出,要推进科技自立自强。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应有之义。” 浙江万舟控股集团有限公司集团董事、综合部部长云和平是名“老纺织人”,在这个行业摸爬滚打40余年,经历过“机器换人”带来的产能跃升,如今朝着智能织造迈进。在他看来,数字化改造实现了纺织行业“从量的跨越到质的提升”的根本转变。

在该集团5万余平方米的纺纱车间里,一排排机器开足马力,却只有百余名工人穿行其中;全自动物流包装系统将刚下生产线的筒纱输送至包装车间,码垛、搬运、打包、入库一条龙,整个打包仓储环节从原来15人一个班次降到1人;织布车间里10余个高速摄像头代替人眼,以每分钟60米左右的速度检视布匹品质,速度是人工的3倍……

来到织布车间,统计员黄丽丹正在电脑前处理数据。鼠标一点,2分钟内,750台织布机,每台的产量、断经断纬故障率及检修时间等相关数据一一呈现。“这在人工抄表时代是不可想象的,以前200台织布机的数据,两人同时抄写至少需要1个小时。”黄丽丹说,是科技进步改变了生产方式,作为新时代青年,要在六中全会精神引领下,以“科技自立自强必定有我”的责任和担当,逐梦笃行,扛旗争先。

空气压缩机是纺织业的“电老虎”,耗电量约占整个生产耗电的70%以上。“数字化改造后,织机运转需要供多少气,系统会按需实时调整空气压缩机,不用一天到晚等量供气,光电费一年就能省下五六百万元。”在集团综合部,水电气工程师蒋向阳给记者算了一笔数字化改造在能源成本管控方面的经济账。

“以前接单排产基本靠毛估估,现在系统会自动综合原材料实时价格、生产能力、平均报废率等参数,对每一笔订单的利润提前进行测算,再也不用担心白干甚至亏钱干的情况。”云和平说,科技创新是因,高质量发展是果。通过智能化改造,万舟集团目前织机综合效率提升2%,成品质量合格率达到99.9%,运营成本下降10%,各能源消耗下降5%,劳动用工下降16.6%,订单交期缩短5天以上。

织机会对话,验布不费眼,手机查进度,产品能溯源……随着数字化改造的深入推进,兰溪纺织产业正告别“千人纱、万人布”的传统形象,在生产设备、工艺技术、企业管理等方面全方位优化升级,成为全国纺织行业智能制造的领跑者。

兰溪市经济和信息化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早在2002年12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第一次到金华调研时,就点到过兰溪,强调“兰溪是一个典型的工业城市”,给兰溪发展明确了方向定位,兰溪发展关键就要抓工业。纺织业是兰溪主导产业之一,加快数字化改造,既是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客观需要,也是加快实体经济新旧动能持续转换的重要举措。目前,兰溪共有纺织企业500多家,从业人员3万余人,该市每10名产业工人中就有3人从事纺织行业。主打产品白坯布、牛仔布分别年产20亿米、3.5亿米,均为全国之首,国内已形成“买牛仔布、买休闲面料到兰溪”的共识。

一块布的“进化”有经纬,一个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亦有经纬。兰溪市已全面掀起深入学习贯彻六中全会精神的热潮,接下来将根据省市委部署,树牢扛旗争先的前列意识,蓄力科技创新再出发,以数字化改革的突破性、有效性激发活力、增添动力,赋能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贡献兰溪优势力量。


(本文来自金华新闻;记者 俞萍 俞夏冰/文 胡肖飞/摄影 韩东儒/摄像 黄露/制图,图片版权属原作者和首发媒介。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号立场。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我们,我们将做相关处理)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为尊重版权,我们尽量标注文章来源,若不愿被转载或涉及侵权,请及时通过在线客服和邮箱联系,邮箱地址:wutongtai@wttai.com,我们将第一时间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