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台 —— 纺织服装产业服务平台

服饰产业互联网服务平台,线上线下,助您快速实现商业价值

新用户注册 立即登录
换一个
获取短信验证码
×
×

集群巡礼 | 浙江省海宁市:中国纺织产业基地市、中国经编名城、中国皮革皮草服装名城

发布时间:2023-05-18  阅读数:18396

集群巡礼 | 浙江省海宁市:中国纺织产业基地市、中国经编名城、中国皮革皮草服装名城

图片


01


集群概况

近三年来,海宁市以市场为导向,积极调整和优化纺织产业结构,通过引导技改投入、制定产业政策、举办大型经贸活动等一系列措施,推动纺织产业坚定不移稳增长,壮大发展规模,转型升级发展取得重大突破。2021年,全市共有纺织企业9738家,从业人员10.3万人,完成工业产值859.51亿元,其中规上企业755家,完成工业产值751.63亿元。

02


集群发展亮点

制订产业政策  在对重点区域、重点平台、重点企业开展专项调研后完成《“十四五”时尚产业发展专项规划》的编制。同时,制定出台了《海宁市时尚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1-2025)》(海政办发〔2021〕51号),明确实施创新引领、企业蝶变、品牌建设、数字赋能、平台提质、影响拓展“六大行动”的工作举措。

图片

优化人才体系  起草了《关于积极引育时尚产业人才的若干政策意见》,着力引育紧缺高技能人才,提升时尚产业区域人才竞争力。举办“中国好设计”、“海宁家纺杯”等设计比赛,“以赛代评”搭建选拔人才舞台。依托“时尚商学院”平台举办服装服饰版权维权、RCEP对纺织行业的影响、纺织业双碳责任等各类讲座和培训。

图片

做好数字化、智能化升级  海宁经编产业集群新智造试点入选浙江省2021年产业集群(区域)新智造试点名单,成为全省28个产业集群新智造试点之一。引导家纺企业进行智能立体仓库建设、AGV小车等自动化运输设备运用等推进智能化改造。
完善产业链条  梳理产业链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从服装产业着手,编制产业链地图,为推进产业链上下游合作,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和精准招引奠定基础。与时尚产业较为发达的意大利等国驻沪领馆进行对接,引荐意大利设计师与家纺城合作、土耳其设计师与北服海宁时尚园合作。

图片

实施品牌培育  实施品牌战略,规划海宁时尚产业品牌发展梯队,完成涉及220多家企业300多个品牌的调研摸底,制定企业品牌提升专项奖励政策。实施“潮城优品、行销天下”工程,在袜子行业先行先试,探索建立“海宁精品袜子”团体标准认证体系,对达到认证标准的产品统一授予识别标志,打响“优质时尚产品海宁造”品牌。同时,实施产品质量检测监管体系,建立动态调整机制,确保海宁时尚纺织产品的高质量。全面提升“海宁家纺”区域品牌的形象认知,以加工制造品牌和终端消费品牌有效支撑区域品牌的不断发展。
成立服务机构  创建海宁经编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为经编企业提供金融、检测、知识产权、环保等全方位服务。在综合体创新工作带动下,全市经编产业研发活力大幅提升,2021年全市经编产业研发投入7.4亿元,研发投入强度3.08%,企业积极申报新产品,平均规上企业10项以上新产品开发成功。成立海宁市许村家纺版权服务中心,开辟版权快速登记通道、侵权行为快速处置通道、侵权行为快速认定通道、版权纠纷快速调解通道四大通道,全力推进家纺版权保护工作。

图片



03


产业发展思路

一是助推集群布局科学完善,形成“一核引领、两翼齐飞、一廊联动”的产业布局。
二是推动产业链条强化升级。建立产业链“资源库”,服务好产业转型发展。加强产业链对接,定期举办产业链优质企业对接会,搭建面对面沟通平台。整合时尚产业相关展会活动,着力扩大品牌影响力。
三是优化资源平台整合重构。设立时尚产业研究院,分产业下设分院。搭建设计师平台,链接国内外优秀设计师资源,为企业与设计师互动提供桥梁,推动更多优秀设计人才和机构落户。

供稿单位:海宁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编辑/王昕彤

校对/赵婷婷

审核/ 张海燕

文章来源:中国纺织产业集群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为尊重版权,我们尽量标注文章来源,若不愿被转载或涉及侵权,请及时通过在线客服和邮箱联系,邮箱地址:wutongtai@wttai.com,我们将第一时间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