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全国针刺技术创新发展论坛近日在常熟召开。论坛由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主办,江苏迎阳无纺机械有限公司、光山白鲨针布有限公司承办。与会嘉宾围绕针刺非织造布行业如何继续以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为核心,加强原料、装备、工艺和后整理技术的创新,实现行业向高端化、数字化、绿色化和服务化转型的话题进行了探讨。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李陵申表示,近年来,产业用纺织品产业发展规模强劲、结构多元合理、质量效益显著、发展空间广阔、创新贡献突出、国际间伸缩能力不断加强。我国针刺非织造技术快速发展,技术装备叠代升级,复合工艺推陈出新,产品应用深入高端。针刺非织造产业的质量提升和产品创新较为活跃,功能性、差别化产品不断涌现;其原料、装备、工艺和后整理技术创新也在不断赋予针刺材料新功能和新应用。
锚定2035年我国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和创建纺织现代产业体系,李陵申就针刺非织造产业发展提出三点建议。一是以先进制造推动行业转型升级,兼顾规模发展、质量效益、结构优化、持续发展。二是以数字经济赋能产业创新变革,重点推动先进装备的开发应用和非织造布领域的智能化建设,实现技术体系的自主可控和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高效。三是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形成创品牌、树龙头,敢于领跑的产业发展新格局。

“2022年,纺粘、针刺和水刺依然是我国非织造布行业的三大工艺,其中针刺非织造布受防疫物资需求变化的影响较小,在有效需求持续增长的推动下全年产量达到159.7万吨,增长4.88%。”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会长李桂梅围绕《我国非织造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谈到,近年来针刺法非织造布在原料、加工技术以及土工材料、过滤材料、建筑防水材料、汽车内饰、合成革基布、造纸毛毯、医疗卫生用品等应用领域持续取得创新发展。
李桂梅进一步谈到,工艺方面及设备方面,针刺机及刺针的性能提升仍然有一定空间,关键零部件使用新材料和针刺机关键零部件轻量化是国内外针刺技术提升与发展的重点,我国针刺机等设备的智能化发展空间大。原料及应用方面,再生纤维素纤维、黄麻纤维、羊毛纤维等加工成的针刺非织造布及复合材料在土工建筑、交通工具等有所应用,尤其在是车用非织造材料工艺与装备技术的集成创新和产业化应用助力我国汽车生产大国地位;海藻纤维、羧甲基纤维素纤维等在针刺卫生用品及医用敷料方面有创新应用。非织造绿色发展重点任务聚焦于三个方面:推动行业节能减碳、发展环境友好产品、加强废旧纺织品循环利用。未来,非织造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将聚焦于政策导向、科技创新、品牌引领、绿色发展、标准之路、产业升级六个方面。

论坛期间,江苏迎阳无纺机械有限公司与光山白鲨针布有限公司、格罗茨贝克特建立战略合作。“针刺工艺的进步不断推动我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的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针刺技术成功助力大国重器开发制造,也深度融入居民生活。迎阳致力于提高针刺频率、设备可靠性和智能化程度,不断研发试验最佳针刺工艺。”江苏迎阳无纺机械有限公司董事长范立元说。
“此次与白鲨针布的战略合作具有重要意义。”范立元表示,两家企业共同成立全国纺织针布技术研发中心、建立无纺梳理技术研究站已有5年时间。新的5年,开启新的篇章,双方将进一步进行深度融合。此外,迎阳与格罗茨贝克特的首次战略合作,则是一个新的契机。迎阳期待与更多的合作伙伴和用户朋友建立战略合作,共同推动针刺技术的高质量发展和创新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