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台 —— 纺织服装产业服务平台

服饰产业互联网服务平台,线上线下,助您快速实现商业价值

新用户注册 立即登录
换一个
获取短信验证码
×
×

权威媒体聚焦时尚新区 | 新华社

发布时间:2023-05-23  阅读数:25597

权威媒体聚焦时尚新区 | 新华社




今年以来,中央、自治区级主流媒体多次聚焦平南县纺织服装产业,持续推出有声势、有深度、有温度的新闻报道。从今日起,“今日平南”将开设【权威媒体聚焦时尚新区】专栏,陆续推出各级媒体刊发的平南县纺织服装产业和中国(贵港)纺织服装时尚新区的文章。



接下来

我们一起来看看

来自新华社的详细报道


 节后复工复产忙 平南纺织服装产业扬帆再启航 

连日来,在中国(贵港)纺织服装时尚新区内,各企业热火朝天忙生产,铆足干劲奋战一季度,力争实现“开门红”。

平南县四季织纺织品有限公司是一家集服装面料纺织、染色及定型于一体的综合型纺织生产企业,目前全部员工已到岗,开足马力忙生产,染整车间、织造车间机器轰鸣。公司行政经理卢定杰说,公司2月1日复工,2月2日已经出货50多吨,订单排满一个星期。

在广西贵港华智服饰有限公司缝盘车间内,机器鸣响不停,穿眼、刮边等各项工作有序开展。该公司于2022年12月投产,主营服饰、服装、毛织品、针织品等,是集服装设计、生产和销售于一体的现代化服装企业,达产后可年产毛织服饰约300万件,年产值约2亿元,提供就业岗位250个。

据悉,平南县聚焦纺织服装产业,紧盯核心企业,县委、县政府提前谋划,有关部门提前做好企业节后复工复产各项服务,全力保障重点企业一季度实现较快增长,冲刺“开门红”,力争实现“全年红”。(莫敏兰 麦栋华 谢献芳)

2023年2月15日发布于新华社客户端)

平南县:千亿纺织服装产业持续发力 


坐落于平南县的中国(贵港)纺织服装时尚新区,入园企业覆盖纺织、印染、成衣等所有类型,这个刚起步四年多的园区获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授予“全国纺织产业转移试点园区”、“全国纺织服装产业园区(试点)”共建园区称号,并在2022年11月承办全球纺织服装供应链大会系列活动,助推平南县千亿纺织服装产业发展。

图片


促成产业和技术的“东纺西移”

于2022年底投产的同生纺织品有限公司是一家主要从事帆布面料织布、染色、面料销售的一体化纺织企业。企业入驻时尚新区后,使用国外引进的织布机,生产车间里现代化设备运作场景令人目不暇接。目前公司已实现成品布日生产能力5万米,年产值达2.8亿元。

“时尚新区很多企业陆续投产,不是把落后淘汰的设备、工艺转移到平南,而是在搬迁中实现技术升级和工艺换代,产业转移的同时也是产业升级。”平南县纺织服装产业服务中心主任何仲武说。平南县抓住大湾区产业转移、东融政策红利、企业亟需转型升级的三重机遇,促成“东纺西移”。

“平南县通过税收优惠、研发经费投入奖补、‘科创贷’、申领‘广西科技创新劵’等利好政策大力支持企业发展高新技术。”平南县科技局局长文丽丽介绍,平南县鼓励和支持时尚新区的投产企业加大研发经费投入,开展“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研究,目前正在培育一批科技型中小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帮助企业向科技要产能、用技术增效益,不断提升企业竞争力和发展潜力。

图片

既要“发展”,更要“绿色”

“运用技术手段实现集约化供水供热和污水处理,既可以节约能源、绿色环保,还能让入园企业减少成本、安心生产。”广西世纺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行政经理汤勇斌说。

园区引进广西世纺集团负责集中供水、供热及污水处理,目前已实现供水30万吨/天、供气225吨/小时、处理污水4万吨/天。此外,平南县还聘请生态环境部华南研究所作为园区“环保管家”,为园区污水排放、生态环境监管开展专业指导,为产业绿色发展加上“双保险”。


擘画开放共赢产业新图景

“在原有基础上继续扩大投资,为时尚新区打造一个纺织产业链配套市场。”广西莞南产业园发展有限公司总裁周建华说。莞南集团是最早进驻平南的纺织服装龙头企业之一,落户的同时带动全国各地100多家纺织、服装、整染、毛织设备生产制造企业进驻平南,引进投资总额超50亿元,可提供就业岗位超3万个,年产值超60亿元。

平南县始终秉承“亲商、重商、爱商、护商”理念,坚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推动纺织服装产业发展的关键一招。为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平南县深化“放、管、服”改革,大力推行“马上办”,以“微改革”撬动“大服务”,大力实行企业开办全程电子化审批模式,实现政务服务事项“无差别全科一窗受理”。同时,开展“营商环境提升年”活动,实行正科级以上领导联系企业和重大项目行政经理人制度,为项目落地建设和企业发展提供全方位、“一站式”服务。

目前,平南县已吸引256家纺织服装企业落户,并提出力争用10年左右时间,实现纺织服装工业总产值达到1500亿元的目标。平南县的一根小纱线“捆”住产业集群,并以此凝聚更强大的产业发展合力。(韦挺松)

(2023年4月27日发布于新华社客户端

以下是

来自新华网的详细报道


 坚持“项目为王” 奋力建设中国(贵港)纺织服装时尚新区 

2022年,平南县坚持“项目为王”理念,聚力抓好招商引资和项目投资,全年新签约项目41个,总投资额近188亿元;新签约项目开工14个,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29亿元,均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贵港市委、市政府提出打造高站位、高标准、高格局的纺织服装时尚新区,高起点抓规划布局,把产业做大做强,大力建设中国(贵港)纺织服装时尚新区,形成以平南县为发展重点,以“一核六园”为功能布局的产业集群。目前,已签约企业355家,总投资额达340亿元,建成达产后预计年产值可达680亿元,计划用工数量约5万人,年税收可达23.80亿元。目前,已开工建设115家,实现24家企业投产(含12家试产),总规划印染布2480吨/日、处理污水20万吨/日的广西世纺集团污水处理厂、清水厂,热电联产项目的一期工程已投入使用,每日可处理污水达4万吨、印染布1250吨。

“一核六园”功能布局:“一核”即镇隆总部核心区。“六园”包括大成绿色生态园、武林智能制造园、大安工装定制园、临江品牌创新园、大新品质童装园和木乐休闲运动园,总体规划面积60.58平方公里。纺织服装时尚新区以绿色功能染整为牵引,以科技纺织面料为支撑,以时尚高端服装制造(运动、休闲、户外、童装、工服、休闲西服等)为重点,发展全产业链纺织服装时尚产业,实现"一年打基础,三年上规模,五年冲千亿,十年再翻番”的战略目标,打造全国一流,国际知名的贵港纺织服装时尚产业功能新片区。

中国(贵港)纺织服装时尚新区严格按照园区建设“八个一”标准要求,统筹资源力量,大力推进大成产业园区公共配套设施建设,取得较好成效。“八个一”即一个租赁住房小区、一个商业综合体、一家综合学校、一家综合医院(卫生院)、一个体育活动场所、一个党群服务中心、一个公安派出所(警务点)、一个公交专线。

截至目前,平南县人民医院大成分院、党群服务中心、北回归线公园、部分公交站点以及大成派出所已建成并投入使用;大成绿色生态园商业综合体项目、大成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和3所学校(即上渡第四幼儿园、上渡第二小学、上渡大成第二初级中学)建设工作正有序推进,园区承载力和吸引力不断提升。(麦栋华 杨光华 谢献芳 林钆伶 实习生 李欣栩)

2023年1月12日发布于新华网)

 平南:千亿纺织服装产业蓄势腾飞 

近年来,平南县按照“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的发展思路,依托独特的区位优势和良好的营商环境,聚力打造中国(贵港)纺织服装时尚新区(以下简称时尚新区),通过招大引强、精准承接,吸引了来自东部沿海地区的256个纺织服装项目,合同投资额340多亿元。目前投产(试产)企业34家,在建项目57个,产业集聚发展呈现良好态势。近日,在2023年全国纺织服装产业园区工作会议上,时尚新区获中纺联授予全国纺织服装产业园区(试点)共建园区。

图片

建设中的中国(贵港)纺织服装时尚新区。钟健 摄


订单充足忙生产

4月28日,走进广西同生纺织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同生纺织)生产车间,生产设备高速运转,200多名工人在各自的岗位上娴熟地操作各类机器,投入到繁忙的生产中。“订单充足,生产安排已经排到6月份了,来送原料的大卡车都排到了厂门口。”厂长许兵介绍,目前企业已经满负荷生产,下一步还要继续扩大产能。

图片

麦栋华 摄

今年2月以来,平南纺织服装行业迎来产销旺季,时尚新区内的各大纺织服装企业赶订单、忙生产,生产车间内到处回荡着机器轰鸣声,一片火热景象。

同生纺织成立于2020年11月,项目总投资2.5亿元,用地57亩,是一家从事箱包、鞋面等帆布面料的织布、染色、面料销售一体化的织布企业。“目前我们有进口织布机40多台,月平均产能80万米,印染设备40多台,日生产能力10万到12万米左右。”许兵介绍,今年一季度产值2000多万元,预计全年产值2亿多元。

企业的发展带动了当地不少群众就业。在这里工作的200多名工人70%来自周边乡镇,订单的火爆让工人的“钱袋子”也鼓了起来,家住平南县上渡街道大成村的莫敏贤夫妇是最早一批进入企业工作的员工,不仅见证了企业的发展,也挣到了不错的薪酬。

据介绍,大成园区已投产织布企业15家,年织布约22万吨,实现产值58亿元,税收2亿元。“此外,我们还有14家印染企业投产,5个配套项目竣工,即将开工建设51个项目,带动了近5000人就业。”平南县纺织服装产业发展中心主任何仲武介绍。

智能织造提效率

面对纷至沓来的订单,如何保证生产?

“我们购置了一批先进的生产设备,提高了生产效率。”顺着许兵手指指向的方向,6台验布打卷机一字排开,不停地进行验布、打卷、切边,随后再送上传送带进行包装封口……这些工序全都自动进行、一气呵成。许兵介绍,每台验布打卷机只需1-2名工人,包装质量更好。

图片

麦栋华 摄

在园区另一家企业布嘉迪服饰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内,智能设备也被运用到生产中。只见一条U型生产线上悬挂着的一块块布料正被有序传送到各个工位,工人将布料取下,完成相应工序后把布料挂回传输线上,按动控制按钮,再自动传输到下一处工位。在每一个工位上方,还有一块巴掌大的显示屏,记录着工人进行的工序、产量等信息。

“这是服装吊挂生产线,从裁片到成品的所有工序都能在这完成,实现整个生产流程信息化与高效作业,节约时间和成本。”厂长莫丽华介绍,目前公司正在加装两条服装吊挂生产线,预计一个月后能全部投入使用。

“东部尤其是粤港澳大湾区的很多纺织服装产业选择并落户平南,在转移中实现技术升级和工艺换代,产业转移的同时也是产业升级。”何仲武介绍,平南县积极引导东部企业通过技术升级、设备更新、工艺换代,在打造“东纺西移”升级版中实现合作共赢。

纾困解难促发展

今年3月21日,园区内一些公司向平南县纺织服装产业发展中心(以下简称纺织中心)反映园区内部分支线供水管主管没有铺设,影响企业建设进程,希望纺织中心能够帮忙解决。

接到企业诉求后,纺织中心立即组织工作人员现场勘探,并召集企业、城投公司和施工方一起讨论施工方案,落实供水管主管安装工作。经过协调推进,施工方按企业提出更改的设计重新安装出水口,并在4月中旬完成了该支线供水管主管铺设,为企业加快竣工投产扫除障碍。

“为加快项目建设,平南县进一步优化服务水平,落实‘妈妈式’服务,从企业落户到竣工投产全过程,提供无条件、全过程、全方位的主动式、亲情式服务,全力为企业排忧解难。”何仲武介绍,纺织中心按照一个企业、一套档案、一支队伍、一包到底的“四个一”模式对每个入园项目都落实“一对一”跟踪服务工作,突出抓好项目要素保障,积极为项目争取资金、土地指标等要素支持。同时,组织工作人员每周深入项目一线走访不少于2次,及时发现、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今年以来,纺织中心共为企业办理不动产证15个,总平图审查20份,施工图审查10份,为企业解决困难问题30多件(次),有力推动了企业的建设发展。(莫舒华 钟健 麦栋华)

2023年5月4日发布于新华网)



主管| 中共平南县委宣传部

出品| 平南县融媒体中心

来源| 新华社

编辑| 林钆伶

责编| 林玉卉

审核| 韦挺松

签发| 余世昌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为尊重版权,我们尽量标注文章来源,若不愿被转载或涉及侵权,请及时通过在线客服和邮箱联系,邮箱地址:wutongtai@wttai.com,我们将第一时间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