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台 —— 纺织服装产业服务平台

服饰产业互联网服务平台,线上线下,助您快速实现商业价值

新用户注册 立即登录
换一个
获取短信验证码
×
×

集群巡礼 | 江苏省常熟市支塘镇:中国非织造布及设备名镇

发布时间:2023-05-30  阅读数:13783

集群巡礼 | 江苏省常熟市支塘镇:中国非织造布及设备名镇

图片

01


集群概况

常熟市支塘镇地处长江三角洲对外开放地区的中心地带,是常熟的东大门,镇域面积128平方公里。下辖15个行政村,3个社区居委会,常住人口约10万人。现有民营企业超过千家,形成无纺制品、无纺机械、纺织服装、食品、化工、金属制品等产业。2021年全镇实现工业产值192亿元,销售收入190亿元,利税13亿元。到2021年底,已有无纺企业466家,规模以上企业32家,其中无纺机械企业70家,无纺布生产企业396家,相关配套企业近100家,行业从业人员4041人。年生产各类无纺机械设备1820台套,各类无纺布31万吨,实现工业产值57亿元,利润4.57亿元,税收8.45亿元,占全镇经济总量的30%。

02


集群发展亮点

近几年来,支塘镇主要通过以下三个方面加大对无纺产业集群的扶持力度,引导无纺企业走内涵发展之路。
一是加强政策扶持和营造良好发展氛围。进入“十三五”后,市委市政府专门印发《关于加快推动无纺、货架、玻璃模具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的通知,文件明确加快推动支塘镇无纺产业规模壮大、提质增效,实现高质量发展,制定三年行动计划。
图片
二是积极为无纺产业搭建发展平台。一方面加强载体平台建设。支塘镇在土地资源十分紧缺的前提下,计划到2023年园区规模要达600 亩,2021年启动支塘镇无纺产业园区首期建设,占地规模200亩,采用政府供地和标准厂房租售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布局。另一方面加快培养出一批超10亿产值的龙头企业和超5亿产值的骨干企业。研究出台专项扶持政策,从空间、人才、设备、资金、奖励等多方面全力支撑,加速企业成长,2021年从高端无纺设备制造、无纺材料制造、终端产品制造企业中培养出3-5家超5亿元级产值的行业规模型企业,同时培养一批产值超亿元的企业和新增一批规模以上企业。
图片
三是努力提高服务水平,不断由为企业提供事务性服务为主向为企业提供智力型服务为主的转变。近几年,支塘镇利用科技特派员的契机,分别与天津工业大学、江苏大学、厦门大学、江南大学、南通大学、东华大学等建立了紧密合作关系,在积极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的基础上,还成立了天津工业大学的非织造材料与工程专业实习基地,首次组织了28位该专业大学生到集群企业开展实习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未来还将继续组织,为学校培养人才和企业发现人才提供相应的保障。
图片
在镇党委、镇政府的高度重视下,集群内企业的共同努力下,企业的投资力度不断提高、创新发展能力不断加强,“十三五”期间,支塘镇无纺产业集群平均每年设备改造投资额度超过1.5亿元,企业转型升级初见成效。设备方面,高产高速梳理机、混合纤维“空气填充法”汽车隔音毡生产线、椰棕垫绿色环保专用生产线等不断开发成功,无纺布方面研发生产了医用吸水垫、医用无纺布、夹板无纺绑带、面膜基材、高档汽车用地毯、汽车发动机用隔音材料等。
图片
集群企业有无纺高新技术企业15家,行业内已建有省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省市级研究生工作站等科创载体29个。迎阳无纺“车用非织造材料柔性复合生产关键技术与装备”获评2019年中国纺联科技进步一等奖;飞龙机械与南通大学合作的“宽幅高产热风法薄型非织造布生产联合机”获2020年中国纺联科技进步二等奖;金泉新材料与东华大学合作申报了省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并验收优秀,企业“基于生物质制备呋喃二甲酸基聚酯纤维技术”获2019年中纺联技术发明二等奖;九一高科王浦国参与的科技项目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图片

03


集群未来发展思路

为更好地加快无纺产业转型升级,把无纺产业从特色产业向支柱产业转变,按照“常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支塘镇第十四次党代会报告”、“支塘镇关于扶持无纺产业集群发展的实施意见”,到2023年,无纺产业集群总产值超100亿元,占全镇经济总量三分之一,其中无纺机械产值超15亿元,无纺制品行业总产值超85亿元,形成规模以上企业超50家、销售超亿元以上企业超20家的产业集群。
供稿单位:常熟市支塘镇人民政府


编辑/王昕彤

校对/赵婷婷

审核/ 张海燕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为尊重版权,我们尽量标注文章来源,若不愿被转载或涉及侵权,请及时通过在线客服和邮箱联系,邮箱地址:wutongtai@wttai.com,我们将第一时间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