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日,河北省肃宁县邵庄乡东高家口村一家戏曲服装厂的工人在绣制戏曲服装。
河北省肃宁县邵庄乡东高家口村的戏曲服装服饰制作技艺至今已传承百余年,2017年被列入沧州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近年来,当地在推进产业富民的过程中,积极推进传统技艺与现代工业生产有机融合,成立、引进服装加工企业,为100多名当地留守妇女提供就业岗位,在促进居民增收的同时,推动了传统非遗的传承。
6月13日,河北省肃宁县邵庄乡东高家口村一家戏曲服装厂的工人在绣制戏曲服装。新华社记者 牟宇 摄
6月13日,河北省肃宁县邵庄乡东高家口村一家戏曲服装厂的工人在绣制戏曲服装。新华社记者 牟宇 摄
↑6月13日,河北省肃宁县邵庄乡东高家口村一家戏曲服装厂的工人在绣制戏曲服装。新华社记者 牟宇 摄
↑6月13日,河北省肃宁县邵庄乡东高家口村一家戏曲服装厂的工人在整理戏曲服装。新华社记者 牟宇 摄
↑6月13日,河北省肃宁县邵庄乡东高家口村一家戏曲服装厂的工人在绣制戏曲服装。新华社记者 牟宇 摄
来源:新华社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为尊重版权,我们尽量标注文章来源,若不愿被转载或涉及侵权,请及时通过在线客服和邮箱联系,邮箱地址:wutongtai@wttai.com,我们将第一时间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