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台 —— 纺织服装产业服务平台

服饰产业互联网服务平台,线上线下,助您快速实现商业价值

新用户注册 立即登录
换一个
获取短信验证码
×
×

从“海天时尚梦工厂样本”一窥如何解决终端与制造端的长期痛点

发布时间:2023-07-03  阅读数:28560

从“海天时尚梦工厂样本”一窥如何解决终端与制造端的长期痛点


编者按

福建是我国纺织业大省,纺织服装产业产值已超过万亿元。目前已形成较为完整的纺织服装产业链,涵盖合成纤维、新型面料、五金辅料、纺织染整、休闲男装、童装、服饰鞋帽、休闲裤等产业集群,以及服装、面料、辅料、纺织服装、机械装备等专业市场,构建了流程齐备、上下贯通的产业链。近年来,福建通过智能化改造、加大科技创新投入,着力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目前福建纺织服装产业正向着品牌化、高附加值的方向发展,不断向中高端供给转变。《中国纺织》杂志近期走访福建多家纺织服装企业,调研高质量发展在福建纺织服装业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中的作用。本刊推出《高质量发展·福建行》,展示福建纺织企业的现代化产业风采。

图片


当前,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但制造业供给与市场需求适配性不高、产业链供应链稳定面临挑战、资源环境要素约束趋紧等问题凸显。站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历史性交汇点,如何打造现代化产业体系,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成为每一个纺织企业面临的课题。当记者走进位于福建泉州的海天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感受到解放思想、突破前沿、加速智能转型是推动产业升级的重要力量。

图片



协同创新 协同制造

泉州海天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立于1994年,现已发展为集“材料研发——面料织造——面料染整——成衣加工”于一体,产业链配套完整的高科技纺织材料企业。
二十多年来海天材料通过和一系列国际品牌企业的合作,不仅在运动功能性产品开发上构建了自己的产品能力和品牌价值,而且在绿色环保、循环可持续材料的使用和产品的开发上也积累了长期的经验,为了进一步适应时代的需要,从2019年开始海天在产品的开发上进一步作了战略性的调整,那就是进一步加大绿色环保、循环可持续材料的使用和产品开发力度,并以此为底色和基础,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功能性开发。包括加大瓶片循环利用纤维的使用和开发力度,加大生物基纤维(如SoronaLyocell等)的使用和开发力度,加大原液着色纤维的使用和开发力度,加大数码打印面料产品的开发力度等等。
当前,纺织企业普遍面临国内、国外市场消费疲软、订单减少的压力,对此,海天也在积极采取措施,首先优化升级核心产品,把长板做长,增强竞争优势;其次加大研发投入,研发创新性产品,每年投入营业收入3.5%进行研发活动,研发项目已累计获得国家、省部级科技进步奖项10;第三加快产业化应用,拓展市场;同时尝试部分转变销售模式,积极对接开拓新的销售渠道,强化单品突破,以点带面。

图片


海天材料总经理苏玉碧介绍,海天在自主研发的基础上,积极寻求与产业链上下游相关机构如国家纺织产品开发中心、东华大学、中国纺织工程学会、江苏恒力、浙江龙盛、广东德美等研究机构、高等院校、国内外相关行业有影响力的公司开展产学研合作,从而有效地提高企业的技术能力、产品档次以及市场竞争力,实现产品创新能力的提升。
另一方面,海天积极落实智能制造理念,硬件层面引进先进自动化设备、改造现有设备,软件层面建设以业务流程管控为核心的应用系统,陆续引入蓝鼎拉式供应链系统、SEDO全流程数字化印染工艺控制系统,ORACLE JDE 服装ERP、网渠宝、O2O平台等一系列软件平台,并自主研发了X3协同管理平台,进行公司“生产、采购、销售、管理”四个关键价值创造过程的管理。
苏玉碧认为,市场竞争不仅仅是单一企业的单打独斗,与供应商、客户之间的协同能力也是影响企业竞争力的一大因素,纺织产业链很长,如何让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转变观念,并通过技术手段,开展协同创新、协同制造,是企业高质量发展不可避免的课题。


时尚梦工厂的智能制造实践

国家发布的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中提出,深化智能制造推广应用,推动制造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发展工业互联网,推进智能制造。
实际上,海天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早在多年前就开启了智能制造的尝试,其精心打造的泉州时尚梦工厂2016被列入国家工信部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


图片


时尚梦工厂的打造者——海天董事长王启明表示,这个项目的初衷和目的就是希望能够通过在制造端和供给侧做一些调整和变革以适应消费端和需求侧的变化,以期解决品牌渠道企业过多的存货和制造企业过低的利润这种困扰行业发展的两大困境和难题。
2013年,海天开始思考如何破解这一发展难题,借力纺织服装网络协同制造、打造供应链快速反应机制使其找到的答案。“高库存问题是由传统纺织服装经营模式导致的,传统的经营模式需要提前确定半年或一年后将要销售的服装,然后进行规模化的期货式预生产,再推向市场。如果市场接受度高,销路就好;反之,销路则不畅,便形成库存。”王启明告诉记者,企业将供应链向前延伸至服装设计,向后延伸到销售终端,形成一条完整的纺织服装供应链闭环,将传统的推式供应链变更为拉式供应链;对纺织服装产业链各个环节进行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升级,并通过“互联网+”对公司内外系统进行协同整合,形成消费者、设计师、供应商、制造商、品牌商为一体的纺织服装绿色智慧制造系统“生态圈”。
王启明表示,在和品牌企业的合作中,海天把过去的订单供应模式称之为“推式供应”,即由生产推动消费,也即品牌企业让生产企业生产什么,消费者就只能从已经生产出来的产品中被动选择消费什么;而“拉式补货”或者“拉式供应”模式是制造企业将品牌企业下达的订单划小,首批小量生产上线试销,通过和品牌企业的销售数据共享,迅速识别哪些是好销的,哪些是不好销的,好销的快速补货,不好销的则不再生产,这叫通过市场实时数据“拉动生产”。
在供应模式进行变革时,生产模式也相应做出改变。海天对部分现有服装生产流水线进行了“柔性化”调整,还在2018年和日本重机及其相关国内系统合作开发商签订了战略合作伙伴协议共同开发服装柔性化、智能化生产线。同时为了配合成衣“柔性化生产”,在面料染整环节海天也对现有的部分生产线进行了“柔性化”和“拉式补货”模式的调整和改造。

王启明表示,“十四五”期间海天将继续推动企业由制造型企业向服务型制造转变,通过制造环节的数字化和柔性化,扩展生产链,打造软实力,增强企业设计服务能力。


图片



创新永远是一个企业前进的动力

作为智能制造成功实践的时尚梦工厂给海天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带来了什么?对于这一问题,王启明认为,时尚梦工厂是海天材料科技公司转型升级的牵引方向,海天材料科技是时尚梦工厂的核心竞争能力所在。
海天材料科技作为以面料产品为主的中间产品提供商通过29年的发展积累了一定的核心能力和品牌影响力,但中间产品对市场的感知能力不够,这也极大地制约了海天材料的发展壮大,特别是展望将来,一个缺乏市场感知或者市场感知能力滞后的企业是很被动的,所以打造时尚梦工厂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把海天材料在直接面对消费者时这个市场感知能力短板补上、加强,同时时尚梦工厂在产品方面的核心竞争能力必须而且只能建立在海天材料在材料、面料产品的开发上。我们希望通过时尚梦工厂的市场感知能力持续牵引海天材料科技在材料应用上的洞察能力、在面料产品上的开发创新能力建设,同时反过来不断夯实时尚梦工厂在市场竞争时的产品核心能力。

图片


王启明表示,创新永远是一个企业前进的动力,但同时它又是一个系统工程,纺织产品的创新需要牵涉到大量的原料、材料、装备及其他应用企业和创意企业的参与。

多年前,王启明作为中国纺织行业年度创新人物曾接受记者专访,采访之余,就企业家和商人的区别,王启明给记者做了一个通俗的比喻,他说,我可能就是挖井的,而一般的商人可能就是卖水的。王启明选择的是做挖井人,某种程度上也就相当于选择了责任,这是一个相当艰难的历程,因为他面对的将是卖水人和喝水人的不同期待。王启明将这一理念深深的植入企业的经营中,在他的决策下,海天通过一些列战略调整使产品向“绿色环保、循环可持续”方向有一个大幅度的跃升,王启明认为,这不仅是社会责任的问题,也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需求,是大势所趋。


图片


企业家和商人,从获得财富之后开始分道扬镳,企业家任重道远,实现自我。如今的海天材料科技和时尚梦工厂是王启明梦想的实现吗,或许是他梦想的开始。


文章来源:中国纺织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为尊重版权,我们尽量标注文章来源,若不愿被转载或涉及侵权,请及时通过在线客服和邮箱联系,邮箱地址:wutongtai@wttai.com,我们将第一时间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