嵊州领带产业起步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形成独树一帜、特色鲜明的产业集群。现有领带专业生产企业200多家,2021年上规企业41家,上规企业领带工业总产值25.26亿元,占全市4.65%;主营业务收入26.45亿元,占全市4.98%。年产领带1.1亿条,从业人员3万余人。
产能集中 具有领带生产系统完善的产业链,生产总量约占全国的90%、全球的70%;产品出口全球六大洲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1460多台进口高档电脑提花剑杆织机及上万台其他纺机,是全球高档织机较集中的地区。
时尚引领 连续举办17届“中国领带名城杯”国际丝品花型设计大赛,引领时尚设计潮流,培养优秀设计人才。参与制订《领带》行业及国家标准,新国标于2021年10月执行实施;参与制订浙江制造《通用领带》标准,该标准于2017年10月实施。平台充分 “中国领带城”及“国际会展中心”产品交易中心是连接企业与市场最直接的供需平台。浙江省嵊州领带技术创新服务平台,设立有花型资料库。此外,浙江省领带真丝产品质量检验中心以及“中国领带在线”和省级领带外贸预警平台、嵊州真丝·领带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等公共服务平台,分别发挥着不同的作用。注重产品技术研发,有效推进科技进步 集聚地发挥科技创新引领作用,着力在行业关键环节实施研发与应用。巴贝集团高密度全龄人工饲料工厂化养蚕产业化二期项目,以蚕丝生产为基础,丝产品研发设计为核心,丝制品营销为支撑,着力打造拥有丝品全产业链的中国丝高地。另外,数码提花组合全显技术及在真丝产品的应用等技改项目,有效推进了集聚地科技进步。举办设计原创赛事,推进区域品牌提升 三年来,集聚地连续举办十五到十七届“中国领带名城”杯国际(嵊州)丝品花型设计大赛。发掘和培养优秀丝品花型设计人才,提升花型自主创新设计能力,引领时尚潮流。收到国内外来稿近6000幅,评出获奖作品234件。成为纺织行业最具影响力的领带服饰设计专业赛事,为广大设计爱好者所关注,对区域品牌提升起到重要作用。持续实施品牌建设,积极拓展市场空间 采用多种方式,推动区域品牌建设与市场空间的不断提升。一是组织知名企业参与产品标准的修制订。新《领带》国标的12家起草单位,集聚地单位与企业有10家,确立标准引领者产业地位。二是扩大区域品牌影响力。充分使用“嵊州领带”集体商标,宣传区域品牌。三是组团参观参展。多次组织企业参加上海服装服饰博览会等专业展会,共组织各类展会二十多次,积极拓展市场空间。适应市场变化 正确面对疫情在国外长期得不到有效控制而带来的领带消费市场持续走低的趋势,早做市场锐减对企业带来的经营不利影响评估,在资金准备、人员调整、产品延伸转型、设备改造等多方面适应市场变化,及时规划企业的发展方向。调整产品结构 充分发挥由领带织造延伸转型的高端面料织造优势,在服装面料及其他纺织类产品上重点进行调整、引导发展,形成新集群,打造百亿新产业,进入新的行业增长快车道,带来柳暗花明新局面。推进经济发展 以产品结构调整转型为动力,依赖政府有效规划及政策支持,形成新的产业集聚地,更广阔的面料市场将使集聚地走得更远更稳,实现地方经济的更好发展。
供稿单位:嵊州市领带行业协会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为尊重版权,我们尽量标注文章来源,若不愿被转载或涉及侵权,请及时通过在线客服和邮箱联系,邮箱地址:wutongtai@wttai.com,我们将第一时间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