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台 —— 纺织服装产业服务平台

服饰产业互联网服务平台,线上线下,助您快速实现商业价值

新用户注册 立即登录
换一个
获取短信验证码
×
×

时装周重现的那些改良旗袍版型设计,简直美哭了!

发布时间:2018-07-10  阅读数:10717

改良旗袍的出现,奠定了现代旗袍的结构基础。从此,旗袍彻底脱离旧有形式,形成了完美成熟、华丽性感的造型,成为后世女性旗袍的典范。



改良旗袍渊源
20世纪30、40年代,随着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传人,中国人开始注重强调人的形体,这时改良旗袍出现了。改良旗袍的出现,奠定了现代旗袍的结构基础。从此,旗袍彻底脱离旧有形式,形成了完美成熟、华丽性感的造型,成为后世女性旗袍的典范。

以后的旗袍不管怎么千变万化,都摆脱不了这种基本轮廓,只是在摆线的长短、装饰的繁简、袍身的胖瘦等地方不断地变动改良旗袍是旗袍发展的一个顶峰,也是旗袍结构从一片式走向分片式的重要转折阶段。

研究改良旗袍的造型款式特点、结构设计特点,有助于当代设计师借鉴其形制方面的各种元素运用到当今的服装设计中,有助于探寻现代旗袍结构设计根源以便于做好旗袍的进一步改良以适应当代审美需求。



改良旗袍的造型设计


改良旗袍去掉了以往旗袍所有不合理的旧式结构,裁法和结构都更加西化。它重要的“改良”之处就是采用了西式服装胸省和腰省的设计理念,打破了旗袍无省的格局,稍宽的胸襟和收紧的腰身设计,突出了女子的丰胸细腰,使袍身更为合体,女子的曲线一览无余。受欧美服装影响,改良旗袍在展露女性体型方面前进了一步。

20世纪30年代初期,旗袍的长度缩短至膝盖,袖口也相继变窄。





旗袍腰身紧紧贴体,明显暴露人体曲线,使人体与服装之间的空间压缩到极小程度,外部呈现流线型。


20世纪30年代中期,旗袍衣身又加长,甚至齐地面,左右侧开衩加高。而到了20世纪40年代,长度又缩短至膝上,短袖至肩下6~9cm,或者无袖。


30年代领型以高为时髦,甚至盛夏的旗袍用薄纱,也有高至耳边的硬领出现。


40年代低领的流行,又几乎省去了衣领。这个时期的旗袍,比起清末民初的形与饰,简化了许多,无论是衣身、袖型和领型,均比较轻便适体。此时的旗袍还第一次出现了肩缝和装袖。这连串的变化都是为了突出女子玲珑优美的轮廓,显示女子的美好曲线,而这正是旗袍与其他服饰不同的地方,也是旗袍最具魅力、最吸引时髦女性的地方。




改良旗袍的款式设计



款式上,改良旗袍腰身紧紧贴体,显暴露人体曲线,使人体与服装之间的空间压缩到极小程度,外部呈现流线型;改良旗袍变化万端,长度、袖型、开衩、领型等等无不在千变万化中焕发出五彩的魅力。


改良旗袍大身设计特点

大身设计特点主要表现在下摆长度与开衩的变化上:20世纪30 年代初,旗袍长度还沿袭20 世纪20年代的式样,流行短旗袍,摆长稍过膝盖。从1932 年起旗袍开始不断地加长,到1934 年前后旗袍长得能盖住脚面,


如果不穿高跟鞋,走起路来就扫地了,被形象地成为“扫地旗袍”。随着旗袍长度的加长,旗袍的开衩也越来越高,到1934年前后几乎开到了臀部,走起路来裙摆摇曳,玉腿若隐若现,而腰身又变得极窄,以至于非常贴体。整件旗袍紧紧裹着身体,充分显示了女子的曲线美。


旗袍虽然优雅妩媚,但传统的旗袍样式和版型在今天已经显得太过陈旧和夸张,令很多女性对这种美可望而不可及,所以现代定制旗袍版型都是经过改良而来。





现代定制旗袍版型,取传统收腰线、如意襟、琵琶襟等突出女性曲线魅力工艺的精华,同时对一贯的高领、长袖以及旗袍的长度进行创新和改良,推出了镂空包襟、袖形多变、及膝低开衩等新样式!




改良示范:


一针一线牵进去的是情丝


有生命的旗袍才能完整地表达出东方韵味。


针脚细密均匀,


特有的面料再加工工艺流程,


保证旗袍下摆浑圆一体,


不会外翻翘起。




时装中重新出现的旗袍

时装中重新出现的旗袍,国际时装舞频频亮相。经过了几十年的演变,旗袍的各种基本特征和组成元素慢慢稳定下来。


旗袍成为一种经典女装,旗袍主要是突出女性的线条美,所以现今的旗袍都是收紧腰身,把女性的身段尽量表现出来。特别是近十几年来,时装中重新出现的旗袍,在国际时装舞频频亮相,风姿绰约有胜当年,并被做为一种有民族代表意义的正式礼服出现在各种国际社礼仪场合。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为尊重版权,我们尽量标注文章来源,若不愿被转载或涉及侵权,请及时通过在线客服和邮箱联系,邮箱地址:wutongtai@wttai.com,我们将第一时间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