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台 —— 纺织服装产业服务平台

服饰产业互联网服务平台,线上线下,助您快速实现商业价值

新用户注册 立即登录
换一个
获取短信验证码
×
×

封面人物 | 汪建根:策马扬鞭,打造全球锦纶民用丝第一品牌

发布时间:2023-11-13  阅读数:21671

封面人物 | 汪建根:策马扬鞭,打造全球锦纶民用丝第一品牌


国庆节刚过,福建永荣锦江股份有限公司便传来好消息:第三季度完成目标任务的140%以上,一至三季度累计完成目标任务的120%以上!今年是汪建根来到永荣股份的第七年,这七年来,永荣股份年年盈利,甚至还带动同行实现了良好健康发展。

图片

2023年9月,汪建根参加中国纺联产品开发基地总裁俱乐部徒步活动


在中国纺织业界,论经历之传奇,汪建根必然是排在前头的一位。从市长到企业总裁,把所任职的三家企业都带到了所属行业的第一名,就是这位气质儒雅、温润如玉的谦谦君子。

前20年的政府工作经历,从初出茅庐的办事员一路成长为市长,锻造了他做人、识人、用人的能力,而这也是一名优秀管理者应具备的综合素质。之后,他“下海经商”,先后担任桐昆集团执行总裁、总裁,嘉兴中华化工总经理,以及现在的福建永荣锦江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这个过程又是20年,这段经历充分展示了汪建根作为一名优秀企业家的惊人才华——他带领这三家企业,分别做到了涤纶、香兰素、锦纶市占率和行业出口占比的第一!他拥有了行之有效的企业运营管理理念和提升竞争力的方法,“第一人”称号加身,也让他获奖无数: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两次荣获中国纺织行业年度创新人物、2021中国纺织服装行业十大年度人物、浙江省科学技术一等奖、浙江省和福建省两个省的优秀企业家、闽都英才……


无论是桐昆集团还是中华化工,抑或是永荣股份,都是各细分领域的龙头企业。那么汪建根为何如此受头部企业的青睐?他又是如何带领永荣股份扭转局面实现一个又一个新发展的?下一步他将带领永荣股份实现怎样的跃升?10月末的一天,《纺织服装周刊》记者飞赴福建长乐,听汪建根讲述他在永荣股份三个三年的点点滴滴,近距离感受他的学识、见识、胆识,从他对行业趋势的认知中获得启迪。


图片

第一个三年

12字方针扭转企业亏损局面


和宁高宁等传奇企业家一样,汪建根也曾受命于危难之际,比如让永荣股份在行业中声名鹊起。

永荣股份是当前全球锦纶民用长丝产能最大的企业之一,拥有68万吨聚酰胺6纤维的生产能力。旗下拥有永荣科技、景丰科技、新创锦纶实业等多家实体企业,已打通从“苯—己内酰胺—尼龙切片—尼龙纤维”上下游产业链。

图片


而在汪建根来永荣股份之前,受国内外经济形势、行业形势等严峻挑战,当时永荣股份上半年经营跌宕起伏。企业董事长吴华新一直在物色新的总经理人选,但一直没有令人满意的。后来有人向他推荐了汪建根,他就以拜访的名义悄悄对汪建根进行了考察。这场两个多小时的交流考察,汪建根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地讲述了自己在桐昆12年的化纤企业管理经验。之后吴华新匆匆回了长乐,没过多久,就向汪建根发出邀请:来永荣股份指导一下工作。汪建根利用周末赴约从嘉兴来到了长乐,“会议室坐满了人,从人资、财务到生产、营销、采购等,很多部门的高管都在,他们一下子列了很多问题问我,我就像应聘者一样一一给出答案,一些我不熟悉的或者我没有接触过的,也给出了我的看法。”汪建根对当时的场面记忆犹新。

这场“指导”工作结束没多久,汪建根接到了吴华新递出的橄榄枝,永荣股份的高管们更是带着吴华新的诚意来到嘉兴。而汪建根对化纤行业也有着某种情怀,于是在2017年6月21日,汪建根正式加入了永荣股份。

尽管之前没接触过锦纶行业,但作为一个老化纤人,汪建根对涉足锦纶丝毫不畏惧,唯一让他心里没谱的是当时永荣股份的运营情况。但是这个问题一直没人给他明确的答案。直到他正式走马上任,才知锦纶行业竞争激烈,内卷十分严重。

在了解实际情况后,汪建根审时度势,在吴华新的支持下,大刀阔斧做了两件事情,半年后企业开始走上了正轨。

第一件事,就是转变经营理念。永荣股份原先的经营理念是“以销定产”,行情好的时候满产,行情不好的时候就减产。汪建根认为,生产是不能停的,做出来就必须去卖,不能说卖不掉就不生产,销售是用以指导生产、调整产品结构的,从而达到产销平衡。为此,他将原来的“以销定产”改为了“以产促销、以销调产、产销平衡”12字经营方针。因为他深知“金丝银丝卖不掉就是废丝”。

第二件事,为行业自律作表率。业内人都知道,锦纶行业长期存在着低价竞争的恶性风气。“一个行业靠低价竞争是走不远的,如果一个企业所处的行业都不健康了,那企业又何谈发展?”汪建根利用他在桐昆股份工作的经验,承担起行业龙头企业的担当与责任,不再低价竞争,维护行业健康发展,自觉做行业秩序的维护者,为行业作出表率。

很快,这一举措的实效就得到了验证。当年11月初,原料 CPL价格大幅下跌,按照以往的市场形势,锦纶企业也很快会跟随调低价格。但汪建根通过深思熟虑,提出前20天内绝不跌价。他认为,一个月能挺过2/3的时间,剩下10天时间,即使跌价也不影响大局。到了11月20日这天,汪建根与销售线领导决定,现在原料每吨下跌了800元,那咱们产品顺势每吨下调300元,让产品跌幅小于原料跌幅,这番操作下来,企业不仅没赔反而都实现了盈利,永荣股份当月也获利4700多万元。

对于如何买进和卖出,汪建根有着常人不及的“玄学”,他懂行业、懂专业,对于石化衍生品行情的判断以及因此联动而产生的化纤价格涨跌的预测,都有着独到的见解。而这一切都是花费时间、心血得来的。

图片

2022年,汪建根荣获福建省优秀企业家称号


经过三年的运营,永荣股份连同其他同行的发展逐渐理顺。截至现在,即使三年疫情影响永荣股份也连年都实现持续盈利。对于这样的成绩,汪建根归功于吴华新的信任和同行们的自律。然而正是他宽广的胸怀、谦和大气的人生态度,以及带着“玄学”的核心竞争力,赢得了企业上下以及同行的认可与尊重。


图片

第二个三年

聚焦转型,锁定高端,“三根纱”品牌响当当

企业发展慢慢步入正轨后,转眼来到了2020年。在吴华新的挽留下,汪建根开始了他的第二个三年聘期。

在汪建根看来,真正的企业主要做两件事:一是创新创造,二是市场营销。企业一定要创新创造,把自己在产业价值链中的地位提升到高端的利润区中。

凭借多年的工作积累,汪建根分析化纤市场形势后提出不能再做常规产品,要做差异化产品、功能性产品,只有这样企业才能继续保持旺盛的生命力。为此,这个三年,在“12字方针”的基础上,他又提出了“聚焦转型、锁定高端”的生产经营理念。

图片

2023中国国际纺织纱线(秋冬)展览会上,汪建根陪同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孙瑞哲(右三)参观永荣股份展位


如何转型?如何锁定高端?汪建根是一个与时俱进的人,他首先想到了要把永荣股份打造成国内锦纶民用丝第一品牌。中国企业一定要创新创造,提升品牌价值。为什么呢?“国际大牌每卖一件衣服,它的品牌都在升值;我们加工企业每生产一件衣服、一根纱,它的设备都在折旧。而且谁说上游产品就不能做品牌呢?”

一次偶然的机会,汪建根参加了一场纤维新品发布会,让他坚定了品牌之路。他为永荣提出了“三根纱”的概念,分别是聚焦功能性的“锦康纱”、聚焦差异化的“锦逸纱”以及聚焦低碳环保理念的“锦生纱”。这三大类纱线囊括了众多各有特色的创新产品。

“锦康纱”实现了锦纶纤维的多功能复合与多规格量产,引领了锦纶纤维高端化、健康化、舒适化、功能性的开发方向;“锦逸纱”的布样布面风格独特而多变,可应用于不同下游领域;“锦生纱”是锦纶行业节能减排与绿色低碳重点发展的产品。

图片

如今,永荣股份“三根纱”的品牌名号在行业内已是响当当。汪建根介绍,凡是要做产品研发、产品创新的面料商、服装品牌,都会想到“三根纱”。目前永荣股份的销售网络已覆盖国内外主要市场,产品远销东南亚、欧洲、美洲等十几个国家与地区,并与国内外众多上下游著名企业建立了长期战略合作关系。

实际上,锦纶在化纤行业中只是一个小众品种,对于如何能将这样一个小品种做得如此有声有色,汪建根的回答是,心态要开放,在打造自身品牌时,也要为下游品牌的打造助力。

永荣股份连续三年与中国纺织信息中心合作举办锦纶面料设计大赛,大大激发了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开发锦纶产品的动力与活力,联合开展“品牌万里行”活动,进一步促进了高端锦纶的终端应用和商业价值转化。此举不仅拓宽了永荣股份“三根纱”的品牌知名度,更给下游的产品开发带来了灵感与实际效益,可谓多方受益。

汪建根的开放心态,不仅体现在拓展市场上,在内部管理上,他更是放权。“我只关注两个环节,一个是进,一个是出。进,就是主原料的采购,出,就是销售。只要把这两个环节把住了,企业运营就不会有大问题。”

图片

永荣股份董事长吴华新(右)为汪建根颁奖


企业要保持旺盛的生命力,离不开持续的创新,然而创新是有代价的。在汪建根看来,企业领导者如果不能承担这个成本,不愿接受失败,那创新就难以为继。在永荣股份,参与研发的人不用担心成本,不用担心考核不合格的问题,因为汪建根给员工创造的是一种宽松机制,只要研发出市场接受的新产品,公司就会给予重奖。在这样的氛围下,很多生产线都主动请战要求开发新产品。这也保障了公司每年都有5—10款新品面世。

汪建根还特别重视启用年轻人、放权年轻人,给予他们成长的平台。选对人是经营的关键,自汪建根入职以来,公司人员没有大的调整,而在他的培养下,原先的年轻员工都逐渐成长为企业的高管、厂长、项目带头人。

对客户的重视,也是永荣股份收获市场的一大秘籍。“以客户为中心,以奋斗者为本,与合作者共享”,这是永荣股份的核心价值观。在汪建根的带领下,永荣股份建立了“以产品、技术、系统解决方案服务”的“铁三角”综合能力系统,为最具价值的客户提供更高级别的服务。如今,洞察先机的汪建根对如何服务客户又有了新想法,相信很快就能推广开来。


图片

第三个三年

借力资本市场,剑指全球品牌


目前,永荣股份的锦纶出口占全国的35%,今年出口更是可能超过7万吨,这已是一家中型锦纶企业一年的生产量。“下一步的目标是向10万吨冲刺。


图片

图片

汪建根非常注重与面料、服装品牌的合作


在汪建根看来,永荣股份下一步的发展,不能只靠企业自身,而是要进入资本市场,靠资本积累去实现更大的梦想。“只有进入资本市场才能有实力去参股或者兼并和永荣股份战略方向一致的上下游企业,从而扩张市场版图,打造‘全球锦纶民用丝第一品牌’。”

即便目前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汪建根也有不少苦恼。多年来,汪建根始终坚持倡导行业自律,但无奈行业仍然存在内卷现象。“想为行业做点事,理想很丰满,但现实很骨感。”此外,锦纶行业创新能力整体不足,亟待加大战略定位、工艺技术、生产管理、技改升级等相关配套,缩小与国际的差距。他还呼吁媒体要多宣传化纤行业、锦纶行业,要让社会、大众真正了解这个新型材料行业,为行业争取更多要素保障。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三年又三年,对于如今的工作,汪建根坦言并不觉累,反而很愉快,这背后是汪建根对企业未来发展的自信。相信在他的带领下,永荣股份实现“全球锦纶民用丝第一品牌”的梦想指日可待。


记者手记:


多面的汪建根


采访当天凌晨两点半,汪建根才从南京出差回到长乐,直接住在了公司。上午九点半采访正式开始,下午他又接待了相关单位的到访。这只是汪建根很普通的一天。


汪建根很忙。每个月中,有一半的时间都是在出差、跑客户。他总是亲力亲为去拜访重要的客户——既有大客户也有重视研发创新的客户,他说这样效率更高,对于客户来说也是一种尊重。也许这也是永荣股份订单不断的秘籍之一。


汪建根也很“闲”。他是个网红达人,抖音每日一更,美篇每日一更,至今已分别有近1400篇和600篇作品。利用早起、午休和出差路上的碎片时间,他坚持记录生活点滴和经营感悟,收获粉丝无数。这是一个热爱生活、思考不辍、极富感染力的人。


汪建根的座右铭是“做人必做事,做事先做人”。他提倡要多读书,容人、利他,从而提升自己的格局,这也许是他宽广胸怀、谦恭人生态度的源泉。


汪建根也很接地气。每到一处新地方他会通过镜头捕捉生活中的美,他也会和年轻人一样去网购价廉却很有品质感的衬衫、含锦纶的休闲裤,也会提着篮子去给家里人买菜。


……


就是这样一个多面的汪建根,带领着永荣股份披荆斩棘,为行业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辉煌与传奇。


文章来源:纺织服装周刊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为尊重版权,我们尽量标注文章来源,若不愿被转载或涉及侵权,请及时通过在线客服和邮箱联系,邮箱地址:wutongtai@wttai.com,我们将第一时间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