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联盟·桐乡濮院 陈建钟 摄
大暑一过,气温直冲40摄氏度,空气仿佛都能灼伤人。
最近,冬装反季销售旺一度登上热搜。桐乡濮院是中国最大的羊毛衫产业基地和集散中心,全世界每十件羊毛衫,有七件都来自这个小镇。中伏当天,记者来到桐乡濮院羊毛衫市场。
出发之前,不少人告诉记者,濮院羊毛衫市场今年不太好,特别是最近是淡季,你们要有心理准备!然而,当记者深入走访濮院的企业、档口和管理部门,却发现,市场里依旧有着不少让人惊喜的小故事。
在面料厚度上做减法——不想被替代,就要与众不同
第一站,记者来到岛合服饰(浙江)有限公司的展厅,不时有客户过来洽谈采购一款水溶羊毛T恤。
公司销售总监李玉松介绍,水溶羊毛是公司自主研发的一种羊毛面料,最初研发出100%纯水溶羊毛,后来发现次品率高,公司反复试验,最终选择了30%水溶羊毛与锦纶等面料结合的方案。产品今年推出立马成了爆款,带动销售额同比提升20%。
“市场风向变幻莫测,在低谷的时候一定要在核心竞争力上发力,才可能把淡季变成旺季。”李玉松说。
和岛合服饰有类似想法的企业家不少。濮院羊毛衫市场从1988年双燕路的30个门面起步,发展到如今的1.3万余间商铺、超过5万家市场主体和20万毛衫人,多年来一直是全国最大的羊毛衫集散基地。繁荣的市场、庞大的体量背后,也带来了严重的竞争和内卷。
岛合服饰(浙江)有限公司展厅里的水溶羊毛T恤。
跟在别人屁股后面,永远没有出路,不想被替代,就要与众不同。要在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并屹立不倒,永远只能当“第一个”,而且得建立自己独有的壁垒。
在浙江圣奈尔服饰有限公司的智能化车间内,全成型一体化电脑横机正在“吐”出一件件毛衫,这家企业通过升级智能化生产线,使得服装生产实现“一线成衣”.只要将毛线放到机器上,就可自动织成毛衣,生产一件只需90分钟,提升了生产效率,节省了人力成本。
在浙江汇港时装公司展厅里,600多款男女毛衫花色鲜艳,时尚感十足。这家企业十几年前开始做外贸,最初贴牌,如今花大力气做设计打造自主品牌。这两年结合最新时尚元素、流行趋势以及客户需求,企业每年推出几千个新款,在欧洲、美洲市场站稳了脚跟。
在研发端不断探索新工艺、新技术、新面料,在生产端不断探索智能化、高端化、低碳化,在设计端紧跟国际时尚潮流,不断推出新款爆款……濮院毛衫企业,正在持续不断地在核心竞争力上发力。
浙江圣奈尔服饰有限公司的智能化车间内的“一线成衣”。记者 王志杰 摄
在直播频次上做加法——不想落人一步,就要快人一步
“这款紫色特别洋气,摸起来特别舒服,”在喜歌直播城的直播间里,喜歌羊绒的主播娇娇正在抖音直播中推荐一款899元的羊绒杉。
记者凑到过去一看,上午场直播8点开始,目前实时在线62人,虽然晚上场才是主场流量好,但是好像还是有点惨。“最近很多同行都休假了,我们反其道而行,加大了直播频次,以勤补拙!”娇娇告诉我们。
当前国内消费疲软、电商模式逐步取代二批模式,毛衫企业们也纷纷走上了线上直播电商新赛道。大家一拥而上的同时,也遇到了流量差、退货率高、数据不理想等状况。不少商家坦言,直播电商就像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而喜歌实业是一家集设计、研发、生产、营销于一体的服装集团。前几年,企业还是以线下销售为主,三年疫情加速了线上转型。2021年,以线上销售为主的高端羊绒品牌喜歌羊绒诞生。
娇娇正在做直播。记者 王志杰 摄
销售模式变了,不变的是濮院毛衫人的钻劲和韧劲。
逢山开路,遇水搭桥。流量差,加大对主播和直播团队的培养以及平台投放,加大直播场次和频次。退货率高,在客服沟通以及售后服务上下功夫;数据差,在直播运营、品牌调研、用户沉淀上发力……这几年,喜歌羊绒每年保持约10%的增长,2023年营业额约1亿元。5、6月因为产品品类增加,销售同比上涨13%。
勤能补拙,勤能兴家,第一辈的濮院毛衫人,靠着吃苦耐劳的精神打下了一片天地,现在90后、00后面对新挑战,靠的同样是吃苦耐劳、钻研到底的精神。
今年上半年,濮院羊毛衫市场客流量达350万人次,线上线下交易总额约588.1亿元。
在购物半径上做减法——山不就我,我来就山
“我感觉还是热,温度再调低两度试试。”我们又来到浙江浅秋针织服饰有限公司,4楼原本一千多平方米的仓库,竟变成了环境优雅的工厂店,而销售部相关负责人王炜炜正在调节空调温度,即使目前门可罗雀。
在记者的印象中,成立于1998年的浅秋一直是濮院中高端针织品牌的代表。“其实我们一直在提升品牌价值,让顾客的体验更好,而不仅仅是买衣服。”王炜炜坦言,今年整个女装市场压力都很大,有些同行的销售额下降厉害,他们也尝试了各种办法。就在6月底,他们在工厂店开展了首次线下冬装促销活动,营业额超百万元。考虑到天气炎热,浅秋还推出上门衣橱服务,根据老客户的喜好,送衣上门供选购。
浅秋新推出的工厂店。记者 王志杰 摄
在濮院,像浅秋这样,还有不少企业并没有放弃线下市场,特别是一些老品牌,正在不断创新品牌线下消费场景,进一步面向终端消费者重新布局全产业链。
山不就我,我来就山。越来越多的毛衫企业正转换思路,从生产者、批发商视角转为消费者、零售商视角,摒弃以往大而全的粗放式经营方式,转而谋求颗粒度更小的精细化经营。
濮院羊毛衫市场服务中心主任戴青告诉记者,以前,这边是典型的集散中心,批发商来档口拿货卖到全国,市场里的档口有自有品牌的不到一半。这几年,70%的店铺背后有了独立的设计团队、生产企业、销售渠道支撑。这也意味着,目前整个市场正在向品牌展示窗口转型。
在坚定信心上做加法——用自觉行动,应对市场的不确定性
“去年很好卖,今年明显变了”,走访中,也有不少企业家和经营户这样说,言语中透露出几丝焦虑。
前几年遭遇疫情,去年市场刚刚回暖,大家卯足了劲赚了一笔。然而今年国际形势复杂,各类原材料价格波动厉害,市场各方的不确定增强。一位经营户以开玩笑的口吻告诉我们,“这个时节,头一年的货品卖得差不多了、当年新款还在酝酿,加上气温比较高,我们都会患上集体焦虑症,大家都习惯了”。
习惯的背后,是濮院的企业家多年来在起起伏伏的市场大潮中拼搏出来的“自觉”,更是大家敢为人先的创业创新精神。
因此,在焦虑、淡季之余,大家并没有停下来,反而在快速应对。我们发现,有人去巴黎看展,了解今年最新时尚潮流。有人去外地参加展会,希望多认识一些潜在客户。还有人花重金重新设计、装修店面,备战即将到来的旺季。
记者 王志杰 摄
濮院羊毛衫市场服务中心主任戴青透露了一个数据:今年濮院羊毛衫各大市场整体租金上涨超过10%,其中比较好的几个市场都是满铺状态,这说明,市场的活力和商户的信心都还是不错的。
让信心变成真金白银,市场和政府部门也没闲着。今年,各大交易市场都加大了招商力度,就在这个周末濮院时尚中心将迎来6周年庆典,将举行原创设计师品牌联合订货会、市场秋冬采批节!最近,市场和政府还在联手打造品质原创保护区,希望为高品质原创商户提供更良好的政策支持。
太阳渐渐落山,暑气迟迟没有消散。临走前,我们看到国际羊绒城门口,一台挖机正在“轰隆隆”地工作。8月,这儿将重新开门迎来全国各地的客商。
距离立秋不远了,看似平静的濮院羊毛衫市场,也将迎来又一个旺季。
来源:潮新闻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为尊重版权,我们尽量标注文章来源,若不愿被转载或涉及侵权,请及时通过在线客服和邮箱联系,邮箱地址:wutongtai@wttai.com,我们将第一时间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