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台 —— 纺织服装产业服务平台

服饰产业互联网服务平台,线上线下,助您快速实现商业价值

新用户注册 立即登录
换一个
获取短信验证码
×
×

初心之源,“衣”鸣惊人,这里是于都!

发布时间:2024-11-11  阅读数:19964

初心之源,“衣”鸣惊人,这里是于都!

在赣州的东南一隅

有一条河,“决定了一个民族的流向”

它就是于都人的母亲河——于都河


如果从空中俯瞰

于都河就像一条赣鄱大地的脐带

一头连着尘埃落定的峥嵘岁月

一头连着花朵轮回的美好春天

静静地见证着于都的古往今来

记录着这里的风云变幻、时代变迁


图片


90年前,中央红军8.6万余名将士

星夜渡过于都河坚毅出征

在中华大地留下一条

蜿蜒两万五千里的“红飘带”

书写了惊天动地的壮丽史诗


90年后,贡水悠悠

五座大桥在于都河上飞架

两岸滨江湿地公园花木葱茏,美不胜收

一座历史与现代交相辉映的红色新城踏歌而来


图片


图片


于都位于江西省南部,赣州市东部,贡水中游,汉以北有雩山,置雩都县,1957年更名为于都。西汉高祖六年置县,迄今已有2220多年历史,是江西最早建县的十八个县之一。


图片


图片


2019年5月20日,在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外的广场上,习近平总书记带着对老区人民的深情大爱和对革命先辈的无限敬仰,在于都向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发出了“现在是新长征,我们要重新再出发”的伟大号召。这一声号召,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于都人民前行的道路。


图片


图片

红色之光

图片


提起于都,不得不说于都的“红”

在这里,建立了

赣南第一支正规工农武装

第一块红色革命根据地

第一个县级红色政权


图片

▲赣南苏维埃政府旧址暨长征前夕毛泽东同志旧居——何屋


图片


当年,红军在于都留下了众多的革命活动旧址、旧居,如中央红军长征第一渡、中共赣南省委旧址、赣南省苏维埃政府旧址、长征前夕毛泽东同志旧居——何屋等。


图片

▲共和国第一国企——中华钨矿公司


图片

▲红三军团二师五团团部旧址


在于都

几乎处处都是红色旧址

家家都是红军后代

个个都是红军传人

就像是一座没有围墙的红色博物馆……


图片


图片


远山如黛,于都河水静静流淌。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碑在贡江河畔巍然屹立,十里长堤,醒目的“长征渡口”石碑,广场大理石上镌刻的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路线图,它们仿佛都在默默述说着90年前的那场远征。这里是当年中央红军长征集结出发的地方,在苏区乡亲的眼里,他们仿佛从未走远。


图片


长征国家文化公园(于都段)的建设

成为传承伟大长征精神的重要载体

于都以国家4A级旅游景区

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园为重点

全力推进长征历史步道等项目建设


图片

在长征国家文化公园(于都段)长征历史步道上,一批批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亲身体验当年红军曾经走过的崎岖山路,追寻红色足迹。


图片

“红旗飘、军号响、子弟兵、别故乡……”在长征渡口前,长征源演艺团正在上演大型情景剧《告别》,让观众沉浸式体验当年母送子、妻送郎、兄弟争相上战场的感人场景。

图片


最恢宏的书写,源于精神;最执着的坚守,始于信念。长征是一场艰苦卓绝的伟大远征,是一部中华民族的英雄史诗,也是一个文艺创演的永恒主题。2023年3月23日,中国首部大型红色文旅史诗舞台剧《长征第一渡》在于都长征大剧院成功首演,好评如潮,被誉为“一堂生动的思政课和全民的爱国主义教育课”。


长征文化的力量

如春风化雨,滋润着人们的心灵

于都县通过组建

特色文化团体、开展主题文艺活动

创作主题文艺作品等方式

展现长征的壮丽画卷和伟大精神


图片


图片


长征源合唱团“用心唱”,长征源宣讲团“精心讲”,长征源演艺团“匠心演”,长征源小红星讲解团“童心传”……于都县以“红军后代+宣讲骨干+志愿者” 的方式,打造了一支支宣传创新理论、讲好长征故事、播撒思想火种的 “轻骑兵”。

长征精神

在这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它是一种信念、一种力量

一种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

在新时代续写着新的辉煌


古韵悠悠

图片

如果说红色是于都的灵魂

那么古色便是它的根脉

这座素有“六县之母”之称的西汉古邑

历经千年,弦歌不辍、生生不息


图片


走进于都

仿佛翻开了一部厚重的历史书

周敦颐在这里留下了千古名篇《爱莲说》

王阳明在这里播下了相观而善的思想种子

文天祥在这里留下了民之父母的千古丹心

岳飞在这里写下“天子万年”的家国情怀

……


 漫步在于都的街头巷尾

古朴的民居、青石板路

无不诉说着这座古城的过往与沧桑


图片

 ▲濂溪书院

图片

▲上堡古祠

图片

▲坝脑古村

灌婴的故垒,诉说着往昔的峥嵘岁月

桥头的皇固庵,静谧中透露出古老的神秘

罗田岩的摩崖石刻,一笔一划都镌刻着岁月的痕迹

福田禅寺的三门记碑,见证了时光的流转和信仰的传承

……


图片

▲客家古文


图片
▲客家擂茶


除了深厚的历史底蕴,于都还孕育了丰富的文化遗产。于都被誉为是“唢呐艺术之乡”“民间文化艺术之乡”,这里的客家古文、唢呐、灯彩等传统艺术,擂茶、珍珠粉制作、三锤三匠等传统手工艺和文化习俗,不仅是古代文化传承赓续的载体,更是于都人民千年来智慧的结晶。

图片

绿色发展

图片

如果说红色是于都的底色

古色是于都的底蕴

那么绿色就是于都的未来


图片


于都的绿色,是自然的绿色

这里“山明川秀,地丽物繁”

有着雩山、屏山、罗田岩等丰富的自然景观

森林覆盖率达71.8%

是名副其实的生态大县


图片

▲龙溪梯田


于都的绿色,是发展的绿色

“以硒强农、以硒兴业、以硒富民”

于都用好富硒资源

实现富硒产业全产业链融合发展

富硒蔬菜、富硒大米、富硒酱油

……

如今的于都富硒品牌唱响城乡

蔬菜大棚瓜果飘香


图片


于都的绿色,是产业的绿色

从“于都裁缝”催生地到“时尚之都”

于都将绿色发展与时尚产业交织融合

走出了一条相得益彰的产业新路


图片在于都FDC时尚产业综合体举办的华锦天章——GUANJU关雎记国风礼服趋势发布上,带有国风古典元素的各式服装亮相服博会。图源:于都县融媒体中心


图片

▲时尚服装


截至2023年底
于都有纺织服装企业3800余家
规上纺织服装企业140家
纺织服装全产业链产值达850亿元
获评“全国纺织行业数字化转型先进产业园区”
“纺织服装产业集群现代化建设示范区”等称号
“时尚之都”品牌越打越响

图片在江西卫棉纺织集团“5G+”智慧工厂生产车间,工人正在巡视检查机器运转情况。图源:于都县融媒体中心


“衣”鸣惊人的于都

让绿色成为了一种时尚

也成为了这片红色土地上最鲜亮的颜色

图片

食色雩城

图片

禾丰珍珠粉细腻爽滑

利村牛肉鲜嫩多汁

鱼肉双丸弹性十足

棕包炒肉风味独特

青菜芋子清新爽口

于都擂茶香气四溢

还有

于都烧卷子、高山青草奶、梓山麻饼

……

不来一次于都

你都不知道于都有多“香”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总要来趟于都吧

来吹吹于都河畔的风

来看看于都的美丽夜景

来吃吃于都的富硒美食

来买买于都的实惠时尚服装

最重要的是

来90年前红军长征集结出发的地方

感悟长征精神的伟大

总有一个理由

让你非来不可

来了不虚此行


来源:于都县融媒体中心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为尊重版权,我们尽量标注文章来源,若不愿被转载或涉及侵权,请及时通过在线客服和邮箱联系,邮箱地址:wutongtai@wttai.com,我们将第一时间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