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台 —— 纺织服装产业服务平台

服饰产业互联网服务平台,线上线下,助您快速实现商业价值

新用户注册 立即登录
换一个
获取短信验证码
×
×

聚焦 | 数字科技赋能纺织业蝶变,“智造+品牌”的跃迁来了!

发布时间:2025-06-26  阅读数:14183

聚焦 | 数字科技赋能纺织业蝶变,“智造+品牌”的跃迁来了!



从智能工厂单人效率提升200%的生产革新,到AI生成内容让品牌营销成本降低30%的模式突破,当前,科技与产业革命正在以数字化、智能化加速推动纺织服装产业转型。


在日前举办的2025中国纺织服装数字时尚产业大会暨首届纺织服装人工智能大会上,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以下简称“中国纺联”)副会长、中国服装协会会长陈大鹏指出,人工智能(以下简称“AI”)等技术加快应用于设计、制造、营销等各个环节,极大提升了效率、降低了成本,推动产业向数字经济、智能经济加速转型,加速传统制造向“智造+品牌”的升级跃迁。


数字技术驱动生产智能化革新


当前,AI和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元宇宙、区块链等数字技术集成应用,正不断地嵌入到纺织服装企业的设计研发、生产制造、营销管理等价值链不同环节,重塑了行业的业务场景、经营决策和思维方式,提升了生产效率、产品质量和创新能力。


图片


相关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纺织行业重点工业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分别达63.7%、82.3%,化纤、棉纺等领域龙头企业智能工厂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陈大鹏表示,通过AI与智能制造,纺织服装行业的生产工序和流程得到了全面的优化,不仅提升了产品品质,还更好地满足了消费者个性化定制的市场需求。同时,“AI+营销”可自动生成商品图文和视频,精准触达目标用户,大幅提升品牌推广的效率,降低运营成本。


图片


“要以优质制造作为产业发展的根本立足点,迈向产业链价值链的中高端,推动产业制造优势转化为品牌优势。”陈大鹏说,制造优势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基础,品牌优势是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关键目标,纺织服装产业要坚守优质制造根基,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瞄准全球产业高标准高技术,不断提升行业的品种引领力、品质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加快实施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发展大规模个性化定制,提升行业的柔性化生产能力,拓展服务化延伸模式,强化全过程的数字化管理,将数字技术和制造优势、市场优势更好相结合,培育设计精良、生产精细、服务精心的高端品牌,把制造端的硬实力转化为品牌端的软实力。


数字科技赋能设计创新模式突破


图片


在服装行业,数字化与AI正在改变着创新设计的范式和产品的形态,助力设计师实现从灵感到样衣的智能跃迁,将设计周期缩短60%。此外,虚拟试衣和数字孪生技术正打破物理边界和数据孤岛,丰富产品体验方式,让设计开发成本降低了30%。


“以前,在服装设计,尤其是在一些服装、时尚类设计大赛中,是否可以使用人工智能一直存在争议。”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副主席、中国时装设计“金顶奖”获得者武学凯说,但不可否认的是,AI已越来越深地渗透到生活、消费的方方面面,服装设计也不例外。


“AI不仅让设计师提高工作效率,更重要的是给设计师在创新方面增加了更多可能性。”武学凯说。


中国十佳时装设计师屠俊看来,AI可以成为设计师的“灵感助手”。“通过AI的辅助设计,可以更快地让设计师的创意灵感得到效果呈现,同时可以避免工作环节中的重复设计和打板,提升效率、降低成本。” 屠俊表示,设计师要更深入地学习如何使用AI工具,让AI成为工作中的合作伙伴和助理。


“需要关注的是,AI的介入使品牌内部、外部以及与客户之间的交互方式发生改变。”武学凯表示,AI技术正在改变服装品牌焕新迭代以及与消费者沟通的模式,品牌需用更适配的方式链接消费者,以深入的交互方式、前沿的技术和卓越的设计抽象力,构建品牌可持续发展的基石,并通过深度研究提炼在地文化,打造品牌在新时代发展的先进性。


数字工具优化产业链提质增效


“纺织服装行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一些痛点。” 中电信人工智能公司资深行业专家王静雯说,“比如,产品质量与工艺依赖人工经验;生产监控和质量检测依赖人工,效率低且质量稳定性难以保障;设备运行状态和环境安全监控依赖人工查看,效率低且易漏检。”


王静雯表示,当前,纺织服装行业正通过引入AI和大模型技术寻求革新,以应对提升产品质量、增强生产效率和优化设备管理方面面临的新挑战。在国家政策导向与企业实际需求的双重驱动下,纺织服装行业已开始着力推进工业AI赋能,深度应用AI技术为产业数字化转型提速。


图片


“在纺织服装行业,可依托各类数据,构建行业高质量数据集,通过AI、大数据等平台赋能生产管理、经营管理、售后服务、日常办公等。”王静雯介绍,可以借助AI技术及大数据平台,打造企业专属的采购助手、安全生产助手、设备管理助手、质量检测助手、能源管理助手等。


“安徽省正在通过智改数转加速推进大规模个性化定制与柔性快反生产模式,引领行业变革。全省累计培育了省级智能工厂12家,省级数字化车间45个。” 安徽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蒋晨捷介绍说,安徽顺源智纺有限公司“5G 高品质混纺纱柔性化智能产线”等项目还入选了工业和信息化部2024年“数字三品”应用场景典型案例。


安徽顺源智纺有限公司“5G高品质混纺纱柔性化智能产线”采用先进生产线,前后工序通过空中轨道、地面传送带自动转运半成品,全流程质量追踪。使单人工作效率提高200%,产量提高20%。


在阜南华翔羊毛衫公司,智能化生产线让工人只需完成简单操作,其余步骤由机器完成。“在智能化设备的基础上,公司还搭建了‘针织云’数字化平台,实现从设计到生产的一体化集成应用,客户从‘云端’发送设计即可生产。” 阜南华翔羊毛衫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说。


值得关注的是,“AiTA纺织服装行业人工智能应用模型”(简称“爱TA(AiTA)平台”)测试版已于日前上线。中国纺联信息化部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一平台不仅是纺织服装领域的专业词条知识库,更是集“科技、时尚、绿色、健康”理念于一体的智能交互平台。在行业端,其涵盖纺织服装全产业链的专业知识体系;在消费端,以通俗化内容和多元交互模式,向普通用户普及时尚知识,打造“衣”世界的智能云脑。平台上线后将整合更多行业资源,构建开放共享的产业生态。


随着数字技术与AI加速重塑产业全链路,未来的纺织服装行业将形成“制造与品牌双轮驱动、数字与实体深度融合”的新格局。


来源:中国纺织报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为尊重版权,我们尽量标注文章来源,若不愿被转载或涉及侵权,请及时通过在线客服和邮箱联系,邮箱地址:wutongtai@wttai.com,我们将第一时间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