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台 —— 纺织服装产业服务平台

服饰产业互联网服务平台,线上线下,助您快速实现商业价值

  • 行业
    服务商
  • 宠物服饰
    设计师
  • 宠物用品
    供应链
新用户注册 立即登录
换一个
获取短信验证码
×
×

531份问卷+336家店访,纺织服装终端消费真实现状几何?

发布时间:2025-08-22  阅读数:13520

531份问卷+336家店访,纺织服装终端消费真实现状几何?


2025年


纺织品服装终端消费

市场抽样调查情况


图片

随着经济的发展与消费的升级,纺织品服装行业始终处于动态革新之中。近年来,消费市场的偏好、渠道和场景等发生了深刻变化,对纺织品服装行业的生产、销售和服务产生了深远影响。为全面掌握我国纺织品服装终端消费市场动态,科学研判行业发展趋势,助力企业优化产品结构、提升市场竞争力,并为政府制定产业政策提供数据支撑,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上海办事处联合上海纺织品商业行业协会和东华大学共同进行了纺织品服装终端消费情况抽样调查。以期通过对终端需求的研究来判断行业运行情况并预测下半年的市场走势。

本次调查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通过实地走访各类商场和批发市场等,了解商店的客流和销售等经营情况。第二部分是通过发放消费者问卷,了解消费者目前的经济状况、消费能力、消费习惯和消费信心等情况。在第一部分的走访中,我们又将走访的商店的类型分为百货购物中心类、服装批发市场类和服装定制市场类,以了解不同类型商店的情况。此次共调查了上海10个商圈的14个商场中的181个服装店;七浦路6个批发商城的119家商铺;南外滩轻纺市场的36家服装定制商铺;并对531位消费者进行了问卷调查。此次调查的范围基本涵盖了上海最主要的商圈中的主要商场,因此,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从此次的调查情况来看,虽然终端消费市场整体仍然处于低迷的状态,但低迷的程度与去年的调查情况相比有所缓解。对于个人消费者而言,虽然经济环境还没有明显改善,但是在各种刺激消费的政策驱使下还是释放出了一部分的消费欲望,而且消费的渠道更加趋向多元化。为此,商场、批发市场等正在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消费的新常态正在逐渐形成。具体调查情况如下:



第一部分

图片

商店实地调查情况

一,各大百货商场调查情况

此次调查我们对“徐家汇”、“中山公园”、“西藏路”、“大陆家嘴”、“南京东路”、“淮海路”、“静安寺”、“天山路”、“大宁”、“杨浦”这10个上海主要商圈的14家商场进行了走访调查。调查的重点主要放在客流量、销售情况等方面。从调查反馈来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情况:

1,从客流量情况来看,走访的商家中有69.06%的商家反馈今年的客流量与去年同比是下降的,另有19.89%的商家反馈客流量有所增加。虽然仍有大部分的商家感觉客流量是下降的,但是这一比例已经好于去年的调查数据。在去年的调查中,有70.77%的商户反馈客流量下降,仅有16.92%的商家反馈客流量增加。今年调查数据中感觉客流量增加的商户比例多于去年,可能与政府的刺激消费政策有关,也有可能与传统的百货商场经营模式的转变有关。但受到经济和消费习惯等方面的影响,实体店客流量下降的趋势恐难以改变。

图片

2,从销售情况来看,受访的商家反馈的经营状态与客流情况基本一致。有64.64%的商家反馈今年的销售与去年同比是下降的。有21.55%的商家反馈销售同比有所增加。

图片

3,百货商场的经营模式已经彻底被改变。大多数的商场已经跨越了百货商场、购物中心等以购物消费为主的发展阶段,而是转向了以生活服务、娱乐服务、文化服务为主的城市生活服务中心的运营模式。原来的商场已经改造成除了购物商铺外,还汇集了餐饮、健身、美容、游戏、文化教育、影视娱乐等多元化的生活服务综合体。大多数消费者去商场主要目的已经不是单纯的购物,而是丰富业余生活的一种生活方式。购物只是多元化的业余生活中的一部分。

4,从不同类别的商铺反馈的情况来看,情况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中中高端类服装商铺的情况要好于中低端的,运动休闲类服装商铺的情况要好于其他类别的商铺。

5,从那些客流量和销售量增加的商铺处了解到,他们较为良好的经营状况主要得益于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品牌的转型和产品的创新,用更吸引顾客的产品和符合潮流的品牌营销手段带来更多的流量。二是得益于固定的消费群体,即增加品牌粘合度,提高顾客的忠诚度。

6,对于受访商铺是否同时开有线上销售的网店的调查,有80.66%的商铺反馈他们同时有线上销售渠道。这个比例比去年的调查数据增加了9.12个百分点。说明更多的商家顺应潮流为顾客提供多元化的消费渠道。但同时商家也表示,线下实体店还是不可或缺的。毕竟服装不同于其他商品,顾客在消费的时候还是需要更多的感官感受,而线下实体店能给顾客带来更丰富的消费体验。

7,在关于商家经营压力的调查中,商家反馈最主要的压力是来自网购的冲击,有57.46%的受访商家提到了这一压力。另外客流量的减少也是另一大压力,有50.83%的受访商家提到了这一压力。另外有30.94%的受访商家提到了同业竞争的压力。

8,对于商场未来的发展趋势,受访的商家中有34.81%的商家给出了积极向好的反馈,另外有26.52%的商家给出了消极负面的反馈。这是近几年以来第一次正面反馈的商家数量多于负面反馈的商家数量。

二,服装批发市场调查情况

此次对服装批发市场的调查,我们集中在上海七浦路的6个服装批发商城,共走访了119家商户。

1,从客流量情况来看,与商场的调查情况基本一致,大部分商户反应客流量在下降,占比占到了58.82%。不过也有27.73%的商户反应客流量是在增加的。这一情况好于去年的调查数据。去年是74.86%的受访商户反应客流量下降,仅14.86%的受访商户反应客流量增加。这说明虽然整体的市场趋势是下滑的,但今年的情况有所缓解。

2,从销售情况看,与客流量情况一致,有61.34%的商户反映销售与去年同比下降了。有28.57%的商户反映是增加的。这一数据同样好于去年。去年是66.29%的商户反应销售下降,仅22.29%的商户反应销售增加。

图片

3,近几年因为服装批发量的持续下跌,使原来一铺难求的日子一去不复返,商铺的租金连年下跌,仅市口好的几个商城还保持着较为旺盛的人气。服装批发市场的经营模式也有待变革。

4,从服装的来源看,七浦路市场的服装主要来自广东省和浙江省。在受访的商户中有40.34%表示他们服装主要来自广东,有39.5%的商户表示他们的服装主要来自浙江。

5,七浦路服装批发市场商铺的经营主要以批发为主,有47.06%的受访商户表示他们的销量中服装批发量占比超过50%。且商户中有开设网店的占比也不多,73.95%的受访商户表示他们没有开网店。从批发的去向来看,绝大部分服装批发去了各种服装店,占比为85.71%。 

6,在对商户经营压力的调查中,有59.66%的商户反映来自网购的竞争对他们造成了压力。同样是走低价路线,网购对传统的服装批发销售模式的冲击已经非常巨大。

三,南外滩轻纺面料市场服装定制调查情况

南外滩轻纺面料市场是上海知名的服装定制市场,此次我们对市场中的36家服装定制商铺进行了走访。

1,从市场的客流量情况看,有58.33%的受访商户表示今年的情况是有所下降的,有38.89%的商户表示客流略有增加。这和商场及七浦路服装市场的调查情况类似,均好于去年的调查数据 。

2,从市场的销售情况看,情况与客流情况是一致的,有55.56%的受访商户表示今年的情况是有所下降的 ,有38.89%的商户表示是增加的。

图片

3,对于经营压力方面的调查,58.33%的受访商户提到了来自网购的压力,另外,成本的压力和价格接受度也是定制服务主要的经营压力。

4,对于市场未来的发展,许多商户都提到了个性化发展和智能化发展。随着更讲究个性化的年轻一代消费者的崛起,个性化定制还是会有较好的前景。



第二部分

图片

消费者问卷调查情况

为从消费者的角度了解消费的实际情况,我们通过对路人采访和网络发放等方式进行了消费者问卷调查,共收集到531份有效问卷。被调查者的职业涵盖了各种职业类型,年龄分布于18岁以下到60岁以上全年龄段,且大部分集中于25-50岁消费活跃的年龄阶段。此次调查问卷主要分二个部分,一是被调查者基本情况,二是对被调查者消费情况的调查。

一、被调查者基本情况

从被调查者的基本情况来看,样本中男性占比为45.39%,女性为54.61%;学历方面,大专及本科以上学历占到88.89%;年龄上,25-50岁占到75.52%。因此,被调查的样本大都为主要消费群体,能客观反映目前终端消费者的实际情况。

在被调查者中,大部分人的家庭月收入在5000-25000元之间,占比达到72.13%,其中家庭月收入为8000-15000的占比为31.64%。通过对消费者近一年的收入情况调查发现,有19.96%的人表示今年的收入是下降的,这个比例比去年的调查数据微增0.94个百分点;表示收入有所增加的人的比例为34.65%,比去年增加 了4.01个百分点。而表示收入持平的比例为45.47%,比去年减少了4.87个百分点。这说明,这一年来居民的收入情况是有所改善的。 

图片
图片

二、消费情况调查

对消费情况的调查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一是消费渠道,二是消费能力,三是消费习惯。从统计数据来看,可以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信息:

1,从消费渠道来看

在近十多年的调查中,消费者的消费渠道变化的趋势十分明显,即网购的比例在逐年增加,而百货商场的比例在逐年下降。今年调查中有55.93%的受访者表示主要是通过网购来购买服装,这一比例比去年调查时又增加了1.35个百分点。而在2013年的调查中,这个比例只有16.11%。相反的,2013年时消费渠道是百货商场的受访者的比例是52.22%,而今年的调查中这一比例已经下降到了12.05%。说明随着互联网应用的日益普及和伴随着互联网成长起来一代人达到了成熟的消费年龄,传统的消费渠道被彻底颠覆,这也应征了现在百货商场模式的日益没落。不过,在这十多年中,去品牌专卖店购买服装的比例却是相对稳定的,一直维持在20%左右,今年的比例是20.72%。这说明对于高端的服装消费来说,还是注重于消费体验,而且习惯于这种消费的人群相对稳定。

对于网购,目前的网购渠道也越来越多,不仅有网店,还有直播带货等各种形式。通过调查可以看到,目前消费者最主要的网购渠道还是淘宝天猫,这在今年受访者中的占比达到56.14%,占有绝对主导地位。其次分别是拼多多、京东、唯品会,他们的比例分别是10.65%8.48%7.76%

另外,直播带货这种消费模式越来越得到大家的关注。今年的调查发现,仅有4.33%的受访者没有听说过网络直播带货,这一比例比去年有下降了1.14个百分点。而很了解并已经通过这种方式消费的受访者比例达到了21.28%,比去年调查时的比例增加了0.76个百分点。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2,从消费习惯看

大多数人购买服装的频率是一到三个月消费一次。在受访者中,每月消费一次的人群比例占到37.29%,每二个月消费一次的比例占到27.87%,每三个月消费一次的比例占到24.11%。对于影响消费者购买服装的首要因素,大多数人选择了款式,这一比例占到45.2%,其次是价格,这一比例占到34.84%。不过与去年的调查相比,选择款式的受访者的比例下降了9.93个百分点,而选择价格因素的受访者比例则增加了4.88个百分点。这说明消费者对价格更加敏感了。

对于购买服装的单品价格来说,大部分受访者选择的是100-300元的价格区间,有41.81%的受访者做此选择。其次是300-1000元的价格区间,有35.78的受访者做此选择。这一数据与去年调查时相仿,变化不大。

对于消费者购买服装的主要类别,运动休闲类服装最受欢迎,受访者中72.5%的人提到他们会购买此类服装,随后两位的分别是居家服和职业装,分别有28.44%27.87%的受访者提到会购买此类服装。运动休闲装依然时消费者的最爱。

在对品牌的认可度方面,有62.9%的受访者提到了对国内品牌的认可,其次为日本、意大利和韩国,被提到的比例分别是26.93%23.35%20.72%。这说明国内的自主品牌还是最受消费者欢迎的。

图片
图片

3,从消费能力看

受访的消费者中有32.77%的人表示在服装上的总体消费是减少了的,这一数据比去年的调查增加了1.31个百分点。另外有17.51%的受访者表示消费增加了,这一数据比去年的调查增加了3.15个百分点。对于每个月用在服装上的花费,大多数受访者选择了在300-1000元之间,这一比例占到40.68%,其次是100-300元之间,这一比例是29.57%。另外从调查数据看,大家对经济走势持悲观或很悲观观点的人的占比为30.7%,比去年的调查数据减少了2.54个百分点,持乐观和很乐观观点的人的占比为35.78%,比去年的调查数据减少了0.88个百分点。对于后续在服装上的消费预算,有23.54%的受访者表示会减少,这一数据比去年减少了1.63个百分点,有13.37%的受访者表示会增加,这一数据比去年增加了4.2个百分点。这表明大家对后市的预期好于去年。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调查总结

本次纺织品服装终端消费情况抽样调查,涵盖上海主要商圈的百货商场、服装批发市场、服装定制市场及531 位消费者,全面呈现了当前市场动态。整体而言,终端消费市场虽仍处低迷,但程度较去年有所缓解,消费新常态正逐步形成。通过此次调查,我们可以发现终端消费市场正在发生以下变化:

1,随着时代的发展,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已经从单纯的购物需求转向了集购物、社交、娱乐、文化等综合性多元化需求。商场的经营格局已经发生变化,纯购物中心的形式已经不能适应目前大众的消费模式。目前,越来越多的商场转变了经营模式,在招商中大量引进了餐饮、娱乐、美容、健身、教育等多元化的消费单元,把商场打造成了城市微旅游目的地。

2,虽然服装批发市场这种较为原始的服装销售模式在互联网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显得有些过时,但他仍然在服装销售渠道中占着较为重要的角色。从今年的调查情况来看,虽然发展趋势仍然不甚理想,但是衰落的趋势有所缓和。

3,服装定制是服装个性化消费未来发展的趋势,但是他在国内的发展速度却并没有我们想像的那么快速。目前大部分的定制订单还是来自在沪工作的外国人和国外游客。但不管怎么说,服装定制也正在被国人所接受。

4,移动互联网时代的高速发展使网购的发展又达到了一个新的阶段。虽然网购的主要渠道还是以淘宝天猫为主,但是拼多多、抖音、直播带货等多元化网购模式层出不穷,极大的丰富了消费者的选择。对于商家来说怎么跟上时代节奏,把握住移动互联的风口,是迫切需要研究的课题。

5,随着经济的逐步企稳,今年消费者的信心有所回升,对于今后国内经济的走势,大多数人还是选择了乐观的观点,或者说抱有美好的期盼。对于后市来说,消费有望企稳。

来源:中国纺织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为尊重版权,我们尽量标注文章来源,若不愿被转载或涉及侵权,请及时通过在线客服和邮箱联系,邮箱地址:wutongtai@wttai.com,我们将第一时间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