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时尚的长河中,塑身衣作为一种特殊的服饰,见证了人们对美的追求和时代的变迁。它的发展历程,既是一部女性身体解放的历史,也是一部时尚与科技融合的进化史。目前,“塑身衣”已经成为女装类目下最具市场潜力的产品之一。而塑身衣是汕头纺织服装产业的特色优势品类之一,近年来发展迅速。

塑身衣最早可追溯至约公元前3000年的希腊克利达岛。当地女性为吸引外来男性,用鲜艳布料束紧腰部、托起胸部,以塑造曲线身材,形成塑身衣的雏形。


16世纪欧洲出现金属塑身衣,18世纪改用鲸骨、帆布等材料,但仍紧束身体,导致呼吸困难和疼痛。


19世纪维多利亚时代以沙漏身材为美,塑身衣改用金属环等材质,女性不顾健康风险追求极致束身,引发多种健康问题。


一战期间金属紧缺促使胸罩诞生,塑身衣地位下降。二战后塑身衣回归,材质和设计不断升级。1974年Dior“新风貌”重新强调丰胸细腰,杜邦公司发明的尼龙、莱卡等新材料的应用使塑身衣更舒适弹性,兼顾健康与塑形。


现代塑身衣融入高科技与智能化设计,注重人体工学,透气贴合,减少紧绷感。如今塑身衣不再是束缚,而是帮助女性展现自信与风格的时尚单品,强调自我关爱与舒适体验。


汕头作为中国内衣家居服之都,塑身衣是特色优势产品之一,且品类齐全,包括连体塑身衣、塑身衣、提臀裤、分体套装、束腰带、束胸等。这里的塑身衣产业不仅规模庞大,而且正积极通过品牌建设、技术创新、跨境电商拓展海内外市场。





汕头塑身衣产业拥有从纱线、织造、染整到设计、生产、销售的完整产业链。高度的产业集聚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效率,使得汕头能够快速响应全球市场的需求。

一直以来,汕头的塑身衣企业注重产品研发与技术创新,在面料、功能和设计上持续加大投入研发,不断推出具有新功能、新款式的塑身衣产品。
功能性面料:广泛应用如石墨烯、玻尿酸、芦荟、竹炭纤维等具有保暖、护肤、抑菌、透气特性的新材料。
设计创新:结合人体工学和3D立体剪裁,推出“分段式精准塑形”、“无痕点胶”等工艺,提升塑身效果和穿着舒适度,解决传统塑身衣勒、紧、闷的痛点。
许多汕头塑身衣企业不再满足于传统的代工(OEM)或批发模式,除了与国内外知名品牌合作以外,一些头部企业开始致力于打造自主品牌,并构建差异化的品牌矩阵,以摆脱同质化竞争和单纯的价格战。线下知名品牌如香籁、秘密地带、领仙、卡利安、戴维诗、黛莱姿等,电商头部品牌如奥丝曼娜、桃塑等。

汕头塑身衣企业在铺设线下销售渠道的同时,也积极布局国内电商、跨境电商等新渠道,还借助新兴社交媒体平台拓展市场,通过短视频内容“种草”、与达人合作营销等方式,实现了销量的爆发式增长。如汕头一家企业在TikTok Shop上的一款塑身衣曾达到日均销售2500件的成绩。

来源:汕头市纺织服装产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