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2025年第5号公告,根据《农产品进口关税配额管理暂行办法》(商务部、国家发展改革委令2003年第4号,商务部令2019年第1号、2021年第2号修改),国家发展改革委制定了2026年棉花进口关税配额申请和安排细则。
与2025年的《申请和分配细则》相比,2026年新细则在配额申请方式、发放机制及管理模式上进行了显著优化,整体调整呈现出 “申请更便利、随领随用”与“企业预期性更强、生产布局更灵活”两大鲜明特征。这一调整将对纺织企业的原料采购与经营规划产生积极影响。
根据2026年棉花进口关税配额申请和安排细则,2026年棉花进口关税配额总量为89.4万吨,其中33%为国营贸易配额。配额不限定贸易方式,由企业自行确定。
一
申请更便利:
实现“随时申领、快速核发”
2026年细则的核心创新在于显著提升了配额申请的便利性,实现了由“集中申报”向“全年常态化申领”的模式转变。相较于2025年细则规定的企业须在固定时段(10月15日至10月30日)一次性提交申请材料,错过不予补报的要求,新规允许符合条件的企业在全年范围内多次申领配额证。发改部门及地方发证机构将在收到申请后的5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核,并核发电子配额证。该电子证将直接同步至海关系统,全面实现配额管理的电子化与即时化。
二
企业预期性更强:
布局更具确定性、使用节奏更加灵活
新细则规定,上一年度(2025年)已实际完成配额内进口的企业,自2026年起将自动获取与其实绩等量的初始配额,无需另行申请。此举使企业在年初便能明确可用额度,为其原料采购、合同签署及成本预算提供了基本依据。企业可综合考量自身用棉需求、市场价格与汇率变动等因素,灵活、按需地申领并使用配额。这在市场波动显著时尤为重要,企业能够通过适时补领配额,精准把握采购节奏并提升资金周转效率。
此外,对于上一年度无进口实绩但符合条件的其他企业,可通过配额再分配渠道获得额度;而进口活跃、使用高效的企业则有望获取更多配额,形成“多用多得”的良性循环。该机制不仅提升了配额的整体利用效率,也进一步强化了市场化的激励作用。
总体来看,2026年新细则有两方面的实质性变化:从一次性审批走向动态管理,显著提升了制度的灵活性和企业的使用便利;从行政分配转向市场化调节,增强了政策的确定性与可预测性。对纺织企业而言,这一变化意味着原料进口安排更加顺畅,年度经营规划更具前瞻性,有助于提升其风险应对能力。
附原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公 告
2025年 第5号
根据《农产品进口关税配额管理暂行办法》(商务部、国家发展改革委令2003年第4号,商务部令2019年第1号、2021年第2号修改),国家发展改革委制定了2026年粮食、棉花进口关税配额申请和安排细则,现予以公告。
附件:
1.2026年粮食进口关税配额申请和安排细则
2.2026年棉花进口关税配额申请和安排细则
国家发展改革委
2025年9月29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