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如其来的疫情让很多领域都受到影响。
疫情之下的“世界工厂”还好吗?
订单情况怎样?

申洲4万多名员工复工之路:知难而进,行不懈怠
“时代中一颗灰尘,落到每个人身上都是一座山。”那么落在企业身上呢?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申洲集团董事长马建荣压力很大,一连好几天合不上眼。
“我们公司4万多人,万一哪里出现纰漏,复不了工,怎么办?”
申洲是全球规模最大的纵向一体化针织制造商,订单排到了年底,日产180万件衣服。如果复不了工,订单完不成,申洲的信誉、客户的利益就会受损。
员工如何有序返岗?返岗后如何防疫?……马建荣考虑的问题很多。
1、公司复工,人是首要条件。
今年是“申洲春运”的第十年,1月21日起,公司安排了202辆专车护送员工返乡过年,返乡地点包括四川、重庆、甘肃、山西、云南、山东等14个省市。
按原方案,春节假期结束,大巴车再将员工接回宁波。
“突如其来的疫情,始料未及,打乱了阵脚。”马建荣说。
春节以来,申洲连写了四封告员工书,都提到了等员工平平安安回家。
马建荣说:“申洲最大的资产是员工,申洲是员工的第二家乡,申洲员工都是‘一家人’。”
对1000多位湖北籍重点疫区的“家人”,公司承诺,在休息隔离期间,所有的工资、奖金和全勤奖,一分不少。
在安定员工情绪的同时,申洲还做出了暂停招聘新员工的决定。
公司最先考虑的,是确保老员工安全工作。
“条件允许的老员工,我们想方设法接回来,不能返岗的员工,保证正常的工资奖金。”马建荣说,公司陆续安排了700多辆大巴车接员工回家。
北仑公安局在短短3天时间,将申洲近4万名员工的信息通过公安大数据分析甄选,哪些员工需要医学隔离?哪些只要在宿舍观察?公司掌握得一清二楚。
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口罩、防护服等防疫物资紧缺,药房、超市里口罩脱销。
作为宁波员工数量最多的企业,申洲同样面临着口罩短缺的困扰。
“全公司上下近4万名员工,每天的口罩需求量在6万个。”马建荣说。
一边是迫在眉睫的海外订单,一边是日渐稀缺的口罩。如何在复工与防疫之间找到平衡点,成为企业急需解决的问题。
于是,申洲复工先自建了口罩生产线,目前每天能提供2万个口罩,待产线稳定后,每天的产量可以达6万个。马建荣透露,等日本一公司的2吨熔喷布到了,可以生产200万个口罩,员工日常口罩需求就有了着落。
16日上午,记者在申洲集团总部的染色车间看到,一个个大型的银色圆柱体染色容器正发出轰轰的响声,员工程凯朋穿梭在其中,忙着投递物料。“我们车间已开足马力,24小时运转。”
“年轻的管理人员充实到一线去,通过管理人员转岗,我们的制造能力已经大大提升。”马建荣自信满满地说,虽然现在复工率还不到50%,但是,再过一个星期,有90%的员工可以返岗,届时,产能可以100%恢复。喜欢就点个在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