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台 —— 纺织服装产业服务平台

服饰产业互联网服务平台,线上线下,助您快速实现商业价值

新用户注册 立即登录
换一个
获取短信验证码
×
×

4万名员工的世界超级工厂复工之路——日产80万件服装,订单没有减少、交付无影响!

发布时间:2020-04-08  阅读数:10458

宁波工厂日产服装达80万件。公司董事长马建荣说,订单交付没有问题,接单并没有缩减。

突如其来的疫情让很多领域都受到影响。


中国制造也经历了不少波动。

一边是大量企业迅速转产、复工复产的“硬核”操作,一边也有部分企业难以达产,存在订单交付的风险。随着海外疫情的蔓延,不少外向型制造企业感到压力。


疫情之下的“世界工厂”还好吗?

订单情况怎样?


数码印花机智能印染,机械手有序衔接……宁波申洲国际园区厂房内,一件件服装“整装待发”。

申洲为耐克、阿迪达斯等众多知名品牌做代工,是国内最大的服装加工制造企业。疫情发生以来,凭借从纱线、面料、辅料到制衣全供应链的“硬核”掌控能力,申洲有序复产,目前产能已完全恢复,宁波工厂日产服装达80万件。公司董事长马建荣说,订单交付没有问题,接单并没有缩减。


“申洲国际”董事长马建荣早前接收《走遍中国·穿衣革命》节目采访

在中国制造庞大的“阵营”中,一些企业凭借供应链的掌控力迅速达产,化解风险。也有一些行业、企业面临着不小的压力。

2019年12月,我国制造业新订单指数为51.2%;2020年1月为51.4%;2月,这一数字明显回落。一边是前期订单的交付,一边是新增订单的把握,企业要复工,更要满产、达产。

记者在调研中发现,一些龙头制造企业,受国外部分门店关闭影响,订单出现延期风险;国内中小企业,特别是外向型中小制造企业则更多面临来自供应链的压力。

《走遍中国·穿衣革命》节目中,“申洲国际”董事长马建荣身后的数码印花车间摆放着全印的椭圆数码印花机。

作为全球最大的纵向一体化服装制造商,中国服装协会副会长单位、申洲集团一天要生产170万件衣服,一年可达5亿件,在宁波基地有4万名员工,是一个名副其实的“超级工厂”。

因为疫情,今年申洲包车返甬员工大增,企业要用700辆大巴车,到14个省市上千个点位,把员工从村村寨寨接出来,还不能让大巴车在高速上“流浪”。如何复工复产,背后涌动着不少感人的故事。

申洲4万多名员工复工之路:知难而进,行不懈怠



“时代中一颗灰尘,落到每个人身上都是一座山。”那么落在企业身上呢?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申洲集团董事长马建荣压力很大,一连好几天合不上眼。


我们公司4万多人,万一哪里出现纰漏,复不了工,怎么办?


申洲是全球规模最大的纵向一体化针织制造商,订单排到了年底,日产180万件衣服。如果复不了工,订单完不成,申洲的信誉、客户的利益就会受损。


员工如何有序返岗?返岗后如何防疫?……马建荣考虑的问题很多。


1、公司复工,人是首要条件。

  

今年是“申洲春运”的第十年,1月21日起,公司安排了202辆专车护送员工返乡过年,返乡地点包括四川、重庆、甘肃、山西、云南、山东等14个省市。




按原方案,春节假期结束,大巴车再将员工接回宁波。


 “突如其来的疫情,始料未及,打乱了阵脚。”马建荣说。

 

春节以来,申洲连写了四封告员工书,都提到了等员工平平安安回家。


马建荣说:“申洲最大的资产是员工,申洲是员工的第二家乡,申洲员工都是‘一家人’。”


对1000多位湖北籍重点疫区的“家人”,公司承诺,在休息隔离期间,所有的工资、奖金和全勤奖,一分不少。


在安定员工情绪的同时,申洲还做出了暂停招聘新员工的决定。


公司最先考虑的,是确保老员工安全工作。


“条件允许的老员工,我们想方设法接回来,不能返岗的员工,保证正常的工资奖金。”马建荣说,公司陆续安排了700多辆大巴车接员工回家。



北仑公安局在短短3天时间,将申洲近4万名员工的信息通过公安大数据分析甄选,哪些员工需要医学隔离?哪些只要在宿舍观察?公司掌握得一清二楚。


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口罩、防护服等防疫物资紧缺,药房、超市里口罩脱销。


作为宁波员工数量最多的企业,申洲同样面临着口罩短缺的困扰。


“全公司上下近4万名员工,每天的口罩需求量在6万个。”马建荣说。

 


一边是迫在眉睫的海外订单,一边是日渐稀缺的口罩。如何在复工与防疫之间找到平衡点,成为企业急需解决的问题。


于是,申洲复工先自建了口罩生产线,目前每天能提供2万个口罩,待产线稳定后,每天的产量可以达6万个。马建荣透露,等日本一公司的2吨熔喷布到了,可以生产200万个口罩,员工日常口罩需求就有了着落。

 

16日上午,记者在申洲集团总部的染色车间看到,一个个大型的银色圆柱体染色容器正发出轰轰的响声,员工程凯朋穿梭在其中,忙着投递物料。“我们车间已开足马力,24小时运转。”



“年轻的管理人员充实到一线去,通过管理人员转岗,我们的制造能力已经大大提升。”马建荣自信满满地说,虽然现在复工率还不到50%,但是,再过一个星期,有90%的员工可以返岗,届时,产能可以100%恢复。喜欢就点个在看吧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为尊重版权,我们尽量标注文章来源,若不愿被转载或涉及侵权,请及时通过在线客服和邮箱联系,邮箱地址:wutongtai@wttai.com,我们将第一时间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