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台 —— 纺织服装产业服务平台

服饰产业互联网服务平台,线上线下,助您快速实现商业价值

新用户注册 立即登录
换一个
获取短信验证码
×
×

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助力时尚产业发展——“创意华夏·时尚新密”2020中国(河南)国际大学生时装周研讨会举办

发布时间:2020-04-26  阅读数:10802

今年院校的“静态展”采取了云端“VR”虚拟展示模式:通过漫游沉浸式的动态形式,形成系列大片的展示。并且在线上开启了“云招聘”,通过交流二维码,开启企业绿色招聘通道,进行双向对接交流。


4月24日,“创意华夏·时尚新密”2020中国(河南)国际大学生时装周研讨会暨图说时尚设计沙龙在新乡经开区飞鹭纺织科技有限公司举行。河南省服装行业协会常委会长、中原工学院服装学院院长刘让同、河南省服装设计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郜虹、河南省服装行业协会副秘书长王锦凤、河南科技学院服装学院院长常丽霞、郑州轻工业大学易斯顿国际美术学院服装与服饰设计系主任丁孝佳、郑州工商学院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负责人郑铮、施华洛世奇河南区负责人陈冠宇,以及领秀服饰、烟花烫服饰等女装品牌设计师参加,就2020大学生时装周、搭建校企合作桥梁,助力服装时尚产业发展等事宜进行座谈。



河南省服装设计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郜虹,对本届大学生时装周主题及亮点进行了阐述,河南省服装行业协会副秘书长王锦凤通报了协会在时装周筹备方面所做的工作。本届大学生时装周的主题是“融·荣”:文化融汇、设计展翼、共荣共生。大学生时装周围绕“国际化、影响力、出成果”三个维度发力,通过“国内外学院、产业集聚地、行业”三合力,构建国际院校和企业间桥梁,实现“作品”到“产品”再到“商品”的转换;通过深挖时装周文化属性,丰富时装周活动形式,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时尚盛会。


院校专家教授对本届时装周亮点及举办的时间,发表了感想和建议。河南科技学院服装学院院长常丽霞指出,大学生时装周为我省内外服装企业和高校提供了很好的交流平台。目前院校返校时间未确定,但毕业生在去年10月份已完成毕设作品效果图、款式,对今年大学生时装周的毕业作品呈现有一定的保障。她指出院校在设计方面一直提倡原创设计,挖掘中原的优秀文化,把艺术设计成为可穿戴的服装,实现中原特有的文化与智能生产相结合,实现“作品”到“产品”再到“商品”的转换。她希望后期协会对学生的毕业设计有更好的跟踪反馈,对毕业生输出有更好的导向;希望企业为设计师的设计提供更多的技术支撑,也希望企业能够引进人才,留住人才。
 


郑州轻工业大学易斯顿国际美术学院服装与服饰设计系主任丁孝佳建议通过企业的科研创新与院校的图片设计,实现校企合作双赢,帮助学生搭建就业发展平台。她说,这两年院校一直在做设计类的成果转化,促使学生的作品能够真正落地成为产品。在校企合作方面,她希望院校通过“设计能力”和企业共同获利。虽然目前院校没有具体的开学时间,但教育局要求不能推迟毕业时间,所以毕设作品的产出可能会比较少。但院校愿意通过其他方式参与大学生时装周,助力河南服装产业的发展。
 


郑州工商学院人文艺术学院艺术设计系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负责人郑铮老师讲到,院校根据历年的规矩上半年已完成了全体学生的毕设作品,目前实物和成衣都已完成,院校会根据组委会的要求随时参与大学生时装周。受到疫情影响,今年院校的“静态展”采取了云端“VR”虚拟展示模式:通过漫游沉浸式的动态形式,形成系列大片的展示。并且在线上开启了“云招聘”,通过交流二维码,开启企业绿色招聘通道,进行双向对接交流。


中原工学院服装学院院长刘让同教授指出,疫情不能改变我们的生活追求和工作结果,只能促使我们改变参与方式的多样化。他希望企业要定位自己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战略。一切都是“市场说了算”,所以企业需要通过调研走访,研究清楚市场需要什么,大而泛,反而没有针对性。他希望企业通过院校、科研机构等社会力量,培育企业的设计研发队伍,加强人才梯队建设,增加科研实力,从而从根本上增强企业竞争力。
座谈会上,院校专家教授与企业就“校企合作”进行了深度交谈,并为“‘创意华夏·时尚新密’2020中国(河南)国际大学生时装周”在疫情这一特殊期间的展示内容和形式提出了各自的真知灼见,有效促进本届大学生时装落地实施。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为尊重版权,我们尽量标注文章来源,若不愿被转载或涉及侵权,请及时通过在线客服和邮箱联系,邮箱地址:wutongtai@wttai.com,我们将第一时间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