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台 —— 纺织服装产业服务平台

服饰产业互联网服务平台,线上线下,助您快速实现商业价值

新用户注册 立即登录
换一个
获取短信验证码
×
×

这位被Dior崇拜的斜裁老母,反剽窃的时尚斗士,才是时装界的第一高手

发布时间:2020-04-28  阅读数:10746

在20-30年代,时尚界中有「三大女巨头」,另外两位便是著名的Coco Chanel和Elsa Schiaparelli。


"I never made fashion.
I don’t know what fashion is.
I made clothes I believe in."
——Madeleine Vionnet

Fashion   designer

克里斯汀·迪奥 (Christian Dior) 称她
“时装界的第一高手”
法国高级时装大师阿瑟丁·阿拉亚说:
“她是一切的源泉“
她自己却觉得
”我从不制造时尚,也不知道什么是时尚。“

Madeleine Vionnet

今天小编跟大家分享的这位大师
被誉为”时装界的建筑师“
斜裁女王
Madeleine Vionnet

左Elsa Schiaparelli,中Madeleine Vionnet,右Coco Chanel

在20-30年代,时尚界中有「三大女巨头」,另外两位便是著名的Coco Chanel和Elsa Schiaparelli。「斜裁女王」Madeleine Vionnet是公认的斜裁(bias cut)技术之鼻祖,也被誉为“时装界的欧几里得”。


她对面料的理解与掌握比任何人都深刻。与Schiaparelli的天马行空不同,Vionnet拥有更扎实的裁剪技巧与对面料的从容把握。Zac Posen成名后曾经这样说:“我的大学生活几乎都是泡在纽约时装博物馆中度过的,那里有Madeleine Vionnet的作品收藏,每一天我所要干的事情就是一遍一遍研究她的设计。”
        
Madeleine Vionnet (1876-1975)

Vionnet出生于法国中部Loiret省Chilleurs-aus-Bois 区一个普通人家,12岁时便开始了缝纫女工的学徒生涯。18岁结婚,孩子却夭折,或许是想忘掉这令人痛苦的一切,Vionnet离开法国,只身来到伦敦,在一位叫Kate Reilly的缝纫师手下工作,并开始学习制衣。



/运用斜裁大法
让面料如行云流水般自由飘逸/

她运用斜裁技巧,摈弃一切用来支撑衣服轮廓的弹性面料,以”自由形态的几何廓形”(free-form geometric),将面料从其它裁剪方式的约束中解放出来,让面料随着身体的移动如行云流水般自由飘逸,展现女性的天然性感和风姿绰约。

“翩若惊鸿,婉若游龙”

斜裁法原名为bias-cut,采用45°对角裁剪的方式,Vionnet巧妙地运用面料斜纹中的弹拉力,进行斜向的交叉,最大限度地发掘面料并利用其自然垂坠使衣服仿佛身体的第二层肌肤。也有人称这种服装为“手帕衣服”(hand kerchief Clothes)。
 

不仅仅是裁剪的手法,Madeleine Vionnet的设计在感觉上也使得后人无法轻易超越,Madeleine Vionnet的设计中,蔓纱以及丝的使用,使得服装整体效果更加飘逸,体现出完美的气质感。

 

斜裁法最困难的莫过于边缘的处理,维奥内经常运用菱形、三角形的接合制成裙装下摆,还有抽纱法、缝补法、刺绣,以及由贴边处垂下的长条缝饰等千变万化的多种处理手法。



/衣裙如第二层皮肤
随着身体的轮廓垂下/

由斜裁法做基础,Vionnet创造出当时名噪一时的露背式晚礼服、修道士领及斜角花瓣式裙。这种独创的技艺很难复制,很长时间都让同行望尘莫及,其独到之处,与其说是一种款式,不如说是造就了一种崭新的女装结构。


1935年Vionnet设计的礼服


1938年的几款晚礼服

在一次采访中Vionnet说,“可能每个人都会沿着直纱方向裁剪,而我发现如果按某个角度旋转面料,它的弹性就出来了。这是我想要的,斜裁也是这样想到的。”

















因而,Vionnet又被人称为“服装建筑师”。她自己也说:“相比于画家,我可能更多的是一个雕刻家——对形状比对颜色要敏感。”


/时至今日
依然技艺精湛绝伦/

她喜欢用那些透明而硬挺的面料,如双绉,华达呢和缎子等,这在当时女装设计中都是不常用的面料。尤其是双绉,一直以来都只用作内衣料,Vionnet首次将其作为外衣料使用,在当时的确是大胆的尝试。








这两件Madeleine Vionnet礼服
设计于1935和1936年
正面几乎无缝
只在臀围处拼入两块小小插片








这件1930年乔其纱礼服裙
说天衣无缝一点都不过
前腰插片的接缝裁剪得如发丝般粗细
与花瓣融为一体,千针万线化于无形
腰线以下的裙裾则被裁成两片
用其中一片环绕臀周
下接另外一片由两个整圆拼成的裙片







Vionnet这件1938年长裙
以灰色雪纺为裙身
腰间插片位置饰以珠片
面料薄透,接缝处理得极窄,几乎不可见







Vionnet 设计于1937年的晚礼服
利用扇贝形小插片来增大群摆摆围
由几何原理可知,扇贝的夹角越大
裙摆波浪的起伏越明显













Vionnet不画草图,每次设计新作时,她总是先在按比例缩小的人体模型上用布料反复裁剪、缠绕、打褶,做出服装雏形后,再用雪纺或者丝绸以真人尺寸重做一次。因为斜裁要用门幅更宽的面料,她总是订购比需要的还要宽两码的布料,以便做出足够丰满的皱褶。














/不止是斜裁女王
还是时尚斗士/

Vionnet的革命性不仅体现在设计方面。她还与时尚界的抄袭之风斗争,成立反剽窃协会,并为雇佣的工人提供带薪假期、餐厅、保健医生等福利这在那个年代实在不多见。


直到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1942年德军侵占,她在窗户外悬挂法国国旗,以示反抗。德国人撕一面,她就再挂一面,再撕再挂。德军知道她是犹太人,但为了要她做军官太太的服装,网开一面。可玛德琳夫人强硬拒绝,工作室也由此关闭。
















从此,她深居简出,偶尔出席时装发布会和会见朋友。但她始终得到时装界人士的崇敬,她的高超技艺无人匹敌,尤其是她对服装结构与人体的理解,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正如她说的,“就我而言,服装就是‘肉体’,而不是其他。”




玛德琳·薇欧奈 (Madeleine Vionnet)是一个谜,身为时尚的创造者,赋予了服装新的含义。而她本人却对时尚很反感,认为时尚善变且难以捉摸,而如昙花一现般的肤浅流行常常冒犯她对美丽的判断力。她选择了一种极度私人的生活,避免世俗的轻佻和上流社会追求玩乐的生活方式,她并不享受作为时装设计师的时刻,而是忠实于自己女性美的理想。

 

Madame Madeleine晚礼服,常能在拍卖会上拍出千元英镑的高价,无数设计师把她奉为“设计之母”,但她去世时却潦倒且默默无闻。1975年3月,Vionnet溘然长逝,这位斜裁届的大师,还差一年,她就能活到100岁。


在她去世之前她短暂地说:“我是一个最为非凡活力的女人。我从来没有无聊过一秒。我从来没有嫉妒过任何人和事,而现在我已经获得了一种宁静。”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为尊重版权,我们尽量标注文章来源,若不愿被转载或涉及侵权,请及时通过在线客服和邮箱联系,邮箱地址:wutongtai@wttai.com,我们将第一时间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