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台 —— 纺织服装产业服务平台

服饰产业互联网服务平台,线上线下,助您快速实现商业价值

新用户注册 立即登录
换一个
获取短信验证码
×
×

态度致胜之淮滨——高度重视服装产业发展,打出招商组合拳,引来投资新凤凰

发布时间:2020-05-30  阅读数:11031

疫情之下,如何通过强化调度,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稳定经济运行基本盘,成了疫情之下,县域高质量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关注/ 态度致胜-淮滨

在河南省服装行业协会的官方微信公众号上,多次将淮滨现象作为榜样,列举成绩进行报道:从疫情期间淮滨打出“高质量复工复产、招商引资”组合拳;到淮滨“区中园”模式,成为河南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标配;更为重要的是,淮滨县委县政府对发展服装产业高度重视,从政府到地方出台了众多优势政策,引来金凤凰,打造出新淮滨发展模式!

01

精准服务促复产

“复工复产率全市第一、开工率全市第一、全国最早复工复产企业”

首先 ,精准服务促复产。

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淮滨县坚持“两手抓”、“两促进”,早谋划、分类准、服务优,出台、跟进了一系列针对性强、覆盖面广的政策“礼包”,打通复工复产中的现实“梗阻”,帮助企业恢复“元气”,为推动经济社会有序运行、实现高质量发展注入了一针“强心剂”。

早在今年1月20日,淮滨县委主要领导就对全县实施“归雁兴业计划”、加强春节期间乡土人才联络回归工作提出了“快部署、全联络、优选用”的工作思路。2月中旬,分别成立了由县处级领导牵头的工业企业复工复产、重点项目开复工、物资保障、项目谋划、交通运输等10个专班,实施清单化管理,统筹推动防疫和经济发展工作。

淮滨按照分类施策、有序分批复工复产的原则,将企业分为应急保障,食品、粮油、饲料加工,化纤纺织,服装加工等类别,根据疫情发展形势、企业用工密度和原料储备、产品销售情况,分批分类、稳步实施,列出已具备条件实现复工复产的企业名单,倒排时间,挂图作战,分批次错峰有序推动企业复工复产。

精准服务方面,制定出台了工业企业复工复产疫情防控工作“545”指导意见,即物资储备、员工排查、厂区消杀、流程培训、防控报告“五到位”,“一个轨迹”出入、“两道筛子”测温、“三餐”错峰有序、“四项规范”严守“四保证”,派驻指导、健康证明、绿色通行、社区监管、援企稳岗“五服务”,指导企业制定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和出台应急方案。

这一系列复产“组合拳”结果就是多项第一:浙商纺织是全国最早复工的纺织企业;全县110家规上工业企业已全部复工复产,复工复产率全市第一;在项目开工上,深入结合省、市《指导意见》相关要求,创新实施重点项目开工“166”规则,有序推动153个重大项目安全开工,开工率全市第一。


02

两线并行抓招商

“今年以来,共接待客商23 批次,签约项目16个,落地企业8家”

第二,两线并行抓招商。

疫情之下,如何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牵稳招商引资这个“牛鼻子”,狠抓招商引资力促项目落地,成为了疫情之下县域高质量发展重要动能。

抗疫期间,淮滨招商不停步,坚持线上线下齐头并进,因时因势调整招商方式,确保招商引资不停步。今年以来,接待客商23 批次,外出考察16人次,洽谈项目28个,签约项目16个,落地企业8家。

“线上”招商方面,淮滨突出线上交流不断线,线上推介不停歇,线上服务不打烊。

一方面,淮滨印发了《淮滨县关于做好疫情防控期间招商引资工作的通知》,要求各招商引资责任单位认真做好“线上”功课,加强与客商、在外老乡及其朋友圈的沟通联络,“面对面”招商为“屏对屏”招商确保与客商的交流不因疫情而中断;

另一方面,加大招商项目的对外宣传推介力度,充分运用招商户网站、公众号、微信群等媒介平台,高频次、高精度、大范围的进行发布,通过优质项目招大商,及时宣传解读省、市、县相关招商引资扶持政策,推介我县产业发展大好形势,努力推动一批在谈项目签约落户,引导在外老乡返乡创业。

“线上”服务,淮滨大力推行“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抓到底”的工作机制 , 一个重点线索项目建立一个微信群,将投资客商和相关领导一并加入,在微信群中及时答复办理、协调推进,积极开展网上谈判,及时敲定协议内容,加快决策速度,确保一批重点项目达到落地条件,在疫情解除后全面开工建设。

而在关键的“线下”方面,淮滨突出了线下恳谈不犹豫。疫情形势好转后,淮滨积极创造条件,邀请广大客商来淮考察。

通过坚持上前线淮滨县主要领导与省服装行业协会、温州市信阳商会、诺蔓琦公司、上海永弘服饰、海龙投资集团等商协会(企业)对接恳谈9次,解决了一批落地难题。

03

强化调度稳运行

“查短板、补漏洞、稳运行”

第三,强化调度稳运行。

疫情之下,如何通过强化调度,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稳定经济运行基本盘,成了疫情之下,县域高质量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这方面,淮滨县坚持县委县政府齐抓共管经济运行,县委主要领导先后主持召开一季度经济运行调度例会、工业经济运行调度例会,查短板、补漏洞、稳运行。

一方面,盘清经济底数。认真比对筛查,摸清经济底数,精准施策,全力降低疫情影响。全县注册企业4076家,有规上企业共314家,其中工业110家,贸易79家,服务业69家,建筑业40家,房地产16家。

另一方面,量化指标任务围绕全年GDP增长8%,量化指标到一二三产业,逐项分解到行业部门,量化到月到季,纳入重点督查范围,实现以月保季、以季保年的目标。

04

综合施策稳就业

“全县共招留返乡工人13103人,是去年同期的3倍”
第四,综合施策稳就业。
疫情期间,淮滨通过抓返岗、抓稳岗、抓创岗,综合施策稳就业。
在抓返岗方面,研究制定了“一清二留三通”的工作措施安全有序帮助农民工返岗和外出务工,确保群众走得出、稳得好、留得住。
特别是,淮滨通过“返岗直通车”,进行“点对点”运送,实现“出门进车门、下车进厂门”闭环直达运送,避免了人员无序流动。截至当前,全县已外出务工近11万人,最大程度保障了群众及早就业。
在抓稳岗方面,淮滨县大力开展“招工留工”工作,整合县产业集聚区企业用工需求,制作成电子版招工简章,以“工岗快递”的形式,引导广大返乡贫困户到县内产业集聚区务工,从报名之日起,每月发放1500 元基本工资补贴,务工满3 个月再给予每月600元的生活补贴,全面激发了群众就近就地务工激情。据了解,当时全县共招留返乡工人13103人,是去年同期的3倍,充分满足了群众就业需求。

抓创岗方面,淮滨探索实施“引、识、留、用”四融入工作法,在全市率先打响“招才留才战”大力实施“我为家乡荐人才”等活动,按照“一村一册、一人一表”的方式,建立完善乡土人才库,通过设立专项经费、加大信贷支持、奖补产业基地等举措,为乡土人才返乡创业提供政策支持,进而实现以创业促就业。

05

环境至上强支撑

“当好‘店小二’,做好“服务员”

第五,环境至上强支撑。

营商环境是经济软实力和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体现,优化营商环境是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

疫情之下,淮滨牢固树立“环境也是生产力”理念,当好“店小二”,做好“服务员”,优化营商环境,释放发展活力。


具体实施中,淮滨一方面,营造归属感,为承接苏州籍、嘉兴籍企业集中入驻,根据当地建筑风格和文化特色,规划建设了嘉兴产业园、苏州产业园,“客乡”如“家乡”给客商宾至如归的极佳工作生活环境。

特别是嘉兴产业园,在规划上融入了嘉兴元素,按照“进车间抓生产,出车间谈商务”的理念,在园内商务休闲区设置了微型“南湖”,并仿造了红船,引进嘉兴企业的同时,也引进嘉兴南湖红船红色文化,既让客商有归属感,又用红色文化激励淮滨发展。

另一方面,增强获得感。淮滨兑现落实各项惠企政策,让企业享受真金白银的政策红利,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疫情期间,率先制定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的16条“硬核”措施全面梳理上级支持中小企业政策清单,一企一策,逐条兑现,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间为37家企业发放新增贷款19246万元7家企业进行贷款展期3494万元,为6家企业续贷18130万元。为相关企业免征增值税64.1万元、补贴房租2154万元。到6月底,可为企业免收电费465万元,免征社会保险2878万元。

此外,淮滨还注重提升荣誉感。定期开展书记县长企业家恳谈日活动,通过面对面交谈,倾听企业诉求,协调解决企业经营存在困难。同时,坚持每年在全县三级干部大会上隆重表彰一批十佳纳税大户,在全社会营造重商、亲商的浓厚氛围,切实让企业家享有最高社会荣誉。

今年一季度淮滨全县预计完成工业投资11.28亿元,同比增长2.2%;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35.0亿元;工业增加值9.6亿元,经济整体保持稳定。进入四月,规上企业全部复产达产,项目工地全部开工复工,经济发展指标恢复性增长。

疫情之下,淮滨的打下的一组高质量复工复产、招商引资组合拳,为新时期,淮滨县域经济高质量开好头、打下坚实基础。


淮滨高质量发展的“成绩单”


从全国第一家复工复产纺织企业到3月中旬,产业集聚区规上企业复工率达到100%;招留返乡工人13103人,是去年的三倍;153个重大项目安全开工,开工率全市第一;今年以来,签约项目16个,落地企业8家……疫情之下河南省淮滨县高质量发展交出了令人赞叹的“成绩单”!

淮滨“区中园”模式

成为河南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新标配


【河南新闻联播】淮滨:集群发展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来源: 河南广电新闻中心


为了进一步提升产业集聚区发展水平,增强产业、载体和要素的支撑能力,淮滨县积极探索、实践以“整体开发、集群引进、区中园建设”为核心的产业集聚区建设、运营新模式,加快建设和培育了一批特色鲜明、竞争力强的区中园,极大地促进了产业布局优化,要素供给集聚,产业升级加速,成为了产业集聚区提质增效,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


河南淮滨纺织产业园鸟瞰效果图

淮滨县规划建设了30个“区中园”,涵盖高端产业园、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园、专业孵化园、返乡创业园、中小微企业园等多种类型,通过统一规划、整体开发,培育一个龙头,聚集一批企业,形成产业链条,企业之间互相配套,抱团发力,促成产业集群发展,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集聚优势和辐射效应正在显现。

万亿产业的淮滨担当

淮滨临港服装城蓝图绘就


4月13日,淮滨县人民政府、河南省服装行业协会、鹿颜国际(广州)服饰有限公司、上海纺织科学院,就淮滨临港服装城项目召开规划设计座谈会。省服装行业协会会长李刚、淮滨县委常委、副县长王新江及相关职能局委、鹿颜国际董事长侯东美、上海纺织科学院、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李健等领导专家,实地考察临港服装城项目地段、淮滨港,并围绕项目规划设计进行座谈。


河南省服装行业协会对“淮滨临港服装城”项目非常重视,把其列为协会一号工程,成立专人专班,深入研究,高标准严格执行。侯东美董事长表示,非常认可美丽淮滨的营商环境,投资家乡、投资淮滨、投资临港是她事业的大项目、终身的大愿望,会竭尽全力把临港服装城打造成集时尚、智能、环保,国际品牌、国际贸易为一体化的多功能性国际平台。在信阳市委市政府有关领导的重视下,在省服装行业协会的努力下,她对这个项目充满了希望和信心,未来的日子里愿大家同心同频,一路前行。

王新江副县长表示:淮滨临港服装城的建设需要协会、专家、企业的深度交流、合作与参与。县委县政府一定会给出最好的资源和最好的政策,做好企业的“店小二”,共同努力把淮滨临港服装城打造成有温度、有宽度、有高度、有灵动性的时尚、智能、绿色、环保、现代化的服装产业新城,为大美淮滨、出彩河南,为整个中原地区的纺织服装行业树立一个标杆。


文章来源于杨建国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为尊重版权,我们尽量标注文章来源,若不愿被转载或涉及侵权,请及时通过在线客服和邮箱联系,邮箱地址:wutongtai@wttai.com,我们将第一时间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