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台 —— 纺织服装产业服务平台

服饰产业互联网服务平台,线上线下,助您快速实现商业价值

新用户注册 立即登录
换一个
获取短信验证码
×
×

从裁缝师傅到品牌服装老总——服装背后读懂她的生活课堂

发布时间:2020-06-15  阅读数:10761

2020年真是一场特别的大考,当下她想得最多的是,在这个艰困时刻,让所有员工、让上下游的供应商团结一致,大家一起努力,看得到前方的光亮,靠自己的奋斗为自己赚取一个可靠的未来。

每年五六月,濮院大大小小的服装企业又进入忙碌季节。

半个月前,我应邀参加了濮院本土企业浙江浅秋服饰有限公司的一场时尚大秀。秀,这在常年来说是企业抢滩秋冬市场比较司空见惯的一种形式,今年传递的却是一种力量与信心,是争取疫后强劲复苏的强力誓言。




我跟濮院已有20多年,作为浙江块状集群产业的一个缩影,尽管这几十年它总是经受着这样那样的考验,也曾起起落落,但始终遵循着市场的规律,以最适合它的方式前行着、壮大着。可是今年这场波及海内外、持续时间漫长的疫情,给濮院市场、乃至整个镇带来的考验太大了。以至于老鹰我总是听到这样的问询:濮院今年怎么样?

是啊,濮院今年怎么样?

做企业不容易,一睁开眼就是成本。工人要养活,供应链要维持,房租要支付……总之,该支付的成本并不会因为机器不转动而减少。走秀正式开始之前,我问浅秋总经理戴寒珍:“目前总体形势怎么样?”

“1到4月门店总营业额是下滑的,不过总体形势在逐月好转,5月基本走平了。”戴总说得风轻云淡,“接下来的几个月,只要国内疫情不反弹,相信会越来越好。”

“当下,你希望政府部门帮助企业做点什么?”

“我觉得我们这边的政府帮企业做得很多啦。很惭愧,这些年我们企业长大的步子迈得不够快,跟领导对我们的期望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我胆子小,总认为所有的扩张只有基于量力而行基础上才会让我心安,所以,企业按着我们能承受的节奏往前推进着。也正因为如此,今年前几个月疫情影响虽然有点大,但我内心是不慌张的,我们的资金始终是充裕的。” 讲起话来总是慢吞吞、笃悠悠的戴总,其实能让人感受到她内心有一股坚定的力量,她说,2020年真是一场特别的大考,当下她想得最多的是,在这个艰困时刻,让所有员工、让上下游的供应商团结一致,大家一起努力,看得到前方的光亮,靠自己的奋斗为自己赚取一个可靠的未来。



认识戴总是在本世纪初的事。但因为媒体与企业之间存在天然的芥蒂——企业怕媒体张口闭口就谈广告,总是躲着媒体;记者尤其是我本人则认为,既然企业不需要,何必失了格地往上靠?我觉得,虽然媒体的地位江河日下,但不管什么时候,职业尊严是用钱买不到的,也是需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悉心呵护的。正是基于这样的思维定势,我跟戴总最初始的相遇,彼此只是客气地寒喧着、远远地张望着。

或许是投缘的人老天总有安排。后来,我兼职嘉兴日报桐乡分社社长三年,跟戴总的接触自然而然多了起来,聊得多了,心扉也就畅开了,内心的那堵墙自然而然也就拆除了。

对于戴总,我不再从老板的角度去仰望她,而更愿意从女人的角色去读懂她、学习她。于我而言,她怎么待员工、怎么为人妻、怎么为人母、怎么做事业,等等,不论是生活还是工作,很多方面都值得学习借鉴。




团队是做好一家品牌企业最重要的保障。在浅秋,所有的员工,包括上下游的供货单位,都以“家人”相称。第一次参加浅秋企业的年会,“浅秋家人”这几个字着实让我的内心震动不小。包括保洁员在内,他们都叫“浅秋家人”。这让我感叹:当今的民营企业文化跟机关文化太不相同了。在一些机关部门,甚至国有企业,是极论资排辈的。单就称呼而言,若是不叫出人家的职务,那是对长官极大的不敬。所以,有的人名片里,还会特别印上一个括号,标明职级,生怕被忽略。有的官职级不大,但在普通员工面前“谱”却摆得极大。一点也不像大领导那般亲民。

当时我有问过戴总,为什么会想到用“浅秋家人”这样亲切的词汇来称呼员工?她对我的提问很好奇,反问道:“我们本来就是命运共同体,就是一家人啊!企业的价值是靠每一位员工的奉献来实现的,员工是企业最大的财富,只有让员工把企业当家,满怀希望而来,充满更大的期望留在这里,企业才有向心力、凝聚力、战斗力。”

戴总相当看重“家”的建设,而她对“家”的经营,也是极用心极有她自己原则。

不管什么场合,戴总都是把她的老公高高托举在前面,总能感受到她对老公的尊重。每次公司年会上的老总发言,她总是先征询老公意见:“等会儿你上台讲几句?”接到老公“我不讲了,你来讲好了”的指令后,她才上台。她的开场白通常是这样的:“好荣幸,得到董事长授权,又让我多了个亮相和发言的机会……”跟外界聊起公司的发展历程时,她也总是三句话不离老公的贡献:“大的方向上,我肯定是听我先生的。我觉得在大势的把握上,他比我强,我听他的。”

每每看到他们夫妻俩相处的场景,我总在想:戴总总是习惯性地把自己隐藏在老公的背后,但一点也没有掩盖她作为女性的光芒。对比戴总的沉稳、内敛、谦逊,我内心就会情不自禁生发出对自己的检讨与自责。



戴总跟他的先生是从裁缝起家,也是濮院最早提出自创服装品牌的本土企业,一直到现在,公司的组织架构还沿袭着最原始的那种夫妻老婆店模式:一个董事长,一个总经理。我曾经对戴总开玩笑:这样的模式,随着企业做大,要做到和睦相处很难。特别是当双方都有定见、都想拿主意的时候,本该有的家庭浪漫很容易被决策冲突消弥得无影无踪。我不知道她是怎么做到的?他们为何能配合得如此默契?

戴总笑笑:要选择相信他!都是自家人,有啥好争长短的?给老公尊重,也就是给自己尊重。一个女人贬低老公,并不能抬高自己。再说,人都是鼓励出来,得到的鼓励多了,他对自己的期望值也高了,责任感也强了。自己不就轻松了吗?

这是生活中进与退的学问。生活中,真正有力量的不是咄咄逼人。水深流慢,风动山静。温柔的力量,可以成全岁月静好的淡然时光,安静而温和。现如今,我们太多的女性把自己活得太刚硬,包括在家庭里,总喜欢当那个说一不二的决策者。

这些年,服装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戴总不着急,以她自己的方式、自己的节奏、自己对市场的理解,一步一个脚印耕耘着、开拓着,倒也收获了一大批忠诚度很高的客户群。我对戴总说:“面对市场的风吹草动,你如何做到一如既往的气定神闲?”

戴总说,每一件服装里者装着企业的灵魂。灵魂是需要时间来培育的,服装的灵魂包含着爱,爱家人,爱朋友,爱员工,爱客户,爱社会、爱国家。我们不仅是做服装,我们是在学会爱、分享爱、传播爱。

想要得到爱,首先要懂得去爱。因为浅秋处处充盈着爱,面对突如其来疫情带来的考验,企业向前挺进的步伐依然铿锵有力。员工告诉我:“看到戴总,看到她依然灿烂的笑脸,我就觉得,不用慌,不用愁,通过大家的齐心协力,下半年浅秋肯定能追回失去的时光。”

“急是急不来的,做好当下,就是拥抱未来。”戴总这样安慰员工。她觉得时尚产业是需要耐心定力去成就的事业,不能忽啦啦地来,忽啦啦地去,总是功利地被外界牵引着走。一定要耐得住寂寞,沉得住气。

这个耐得住寂寞,沉得住气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对自己的实力要有正确的客观的评价,不管什么时候,做跟自己能力与实力相匹配的事,不好高骛远、好大喜功。做企业的始终要记牢一点,把产品做得有市场、赚得到钱、对社会有贡献,那才是真本事。其他的都是浮云;二是有足够的耐心用时间去沉淀,不耍花招,,不玩虚功,只要认准目标,就任尔东西南北风,咬定青山不放松。

这我想起了多年前戴总给我上过的“一课”。微信公众号刚刚流行,浅秋企业的微信公众号交由我们分社的伙伴们打理。当时,我对公众号的理解是,有阅读量就有影响力,有影响力就是我们团队运营的成绩。于是,为了最大程度体现我们的运营成绩,凡是能增加阅读量的活动,不管是否与企业品牌特质匹配,我们都乐此不疲地开展。很快,粉丝数蹭蹭蹭地往上涨,阅读量也可以与政府公号相媲美。正当我好不得意之际,戴总找到我,委婉地对我说:“应老师,其实吧,我们浅秋公众号呢,不一定要多大的阅读量,但所推送的帖子一定要跟我们的品牌是相辉映的,体现精致、优雅。这个特质如果不能体现,那么阅读量再大,对品牌运营也是伤害。你们不要急,不要去为了一味追求阅读量,我就希望你的团队把我微信公号的品牌特质做出来……”

那个时候,整个社会都还沉浸在以阅读量论公众号实力的年代,戴总给我提出了一个命题:做任何一件事,都需要从本质上探寻它的规律,不要热衷于做表面文章。只有本质的东西搞定了,那么真正属于它的品牌效应也出来了。

当时,戴总虽然只是寥寥数语,但让我停下脚步细细思量自己,并且告诉自己:任何时候,不能为眼前的苟且而活!任何一项成果,只有当它经得起实践检验、人们检验和时间检验时,才算真正叫成果!

文章来源公众号《鹰眼看嘉兴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为尊重版权,我们尽量标注文章来源,若不愿被转载或涉及侵权,请及时通过在线客服和邮箱联系,邮箱地址:wutongtai@wttai.com,我们将第一时间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