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源网络
记得2015年,与一位香港的服装设计师交流,一句令我印象极为深刻的话,很是深刻,也深表认同:
“ 我们设计师,一定要像去读书馆读书一样,去读衣服。”
什么意思呢?
他接着说:“其实现在设计师的成长环境真的很好!那么多资讯、那么多市场、那么多服装店可以让你读。”
“以前的店,店员把你盯着,想多看一会儿衣服都不自在。现在不一样了,很多大店你甚至可以待一下午,就和在图书馆里一样,每件衣服都是一本书,你大可以在图书馆选择你需要的书,仔细研读!”
“即使不能去店里,至少现在的图片与视频资讯,如果你细细品味,能吸收到的营养可不是一点半点。”
有多少设计师对我们接触到的设计、服装,只是在走马观花?
有多少设计师对时装周、SHOWROOM、趋势、资讯,只是在门外看看热闹?有多少设计师对图片资料只是简单的抄抄款,“借鉴借鉴”?“看”,在字典中的含义是:使视线接触对方。而“读”的意思是:依照文字念。从字面就能看出两者的区别。
看书是眼睛盯着文字,快速浏览一遍,对于书中的内容并没有深入的思考。
而读书的话,我们是一字一句地读出来,在大脑里会有一个深刻的记忆,所以书中的内容、细节都会记得比较深刻。不能说“看”没有用,但是“读”相对来讲,是经过了自己的思考加工,更能吸收精华。比如,去艺术展看画,不懂的人从一头走到另一头只需要几分钟,这叫看,懂的人会停在一幅画面前长久观看、思考。
对于好的服装也是一样,我们看一件衣服,不懂的人只用看5秒钟,而懂的人可以读很久。
你们是否打开一个网站,参考图从上看到下,只会不停地保存图片,下次打开电脑硬盘,看了几万张图,几万个款式,然而,绝大多数图片都用不上。
看作品,你需要挑出一些好作品,长时间的看,然后分析设计,最后从最底层拆解,直到拆解到最顶层。
记住,认真“读”1件衣服,比如粗略地“看”100件,有价值的多!认真“读”1个品牌,比如粗略地“看”100个品牌,有意义的多!很多设计师会很推崇设计感很强的、很有视觉冲击力的设计师作品。
而读衣服,不止是表面的设计变化和视觉效果,还有更深层次的品牌底蕴、风格、定位、核心与商业考虑。
比如,Dior男装创意总监带来的2020早秋男装成衣系列,邀请了潮牌鼻祖创始人ShawnStüssy参与设计,令人惊喜连连。因此不少设计师觉得,女装比男装差得太多,有些太过于普通(没得抄)了。在这里,就不得不提到一个低阶、中阶、高阶借鉴的思维差别了。常见直接照搬款式、细节、面料等,不假思索,导至仿款拼凑感严重。
将款式、细节、面料、工艺等元素重新组织应用,通过不同的排列组合找到自己要的最佳效果。或将一个关键元素拿来与其他元素组合,举一反三。将参考对象的精华之处,通过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独有的风格表现手法重新设计。以国内品牌优雅系列的对标品牌之一DIOR为例,来看看解读服装到底和看服装有什么差别。同样优雅的 Dior 和 chanel,其实定位很不同,谁能说说差别?人群定位:年龄大都在25岁以上,30+年龄层居多。
人群定位:以25岁以上,40岁左右追求高品质生活人士为主。
显然,香奈儿的目标群顾客是更成熟的女性,一直以自己端庄典雅的形象著称。很多国家的第一夫人,比如说美国前总统肯尼迪的遗孀杰奎琳,就经常在公众场合穿着香奈儿,并因此被称为“最有品位的第一夫人”。虽然近年来品牌年轻化举措连连,但相对于其他品牌来看还是相对保守的。所以香奈儿和迪奥相较,无论是在产品上还是广告上,都相对更保守一点。
迪奥一直是优雅高级女装的代名词,一向受上流社会女性的垂青。长久以来,它一直保持高级优雅的设计路线,它做工精细,能准确地捉住顾客群的审美品味。
那这样的品牌,一定不会在所谓的“设计感”做太多文章的。
我不想强调它的“设计”,毕竟那是主观喜好,但Dior恐怕是同价位品质最好的时装品牌。这两年面料有所下降,但工艺依然可以媲美传统手工作坊,当然价格也降了许多,现在大牌降低成本和定价已经是不可阻挡的趋势。DIOR 2020早秋系列,依旧是标志性迪奥单品的延续设计。(这是主轴,决定了你要读的是风格经典稳定的品牌,适合自身品牌风格、单品和客群相对稳定。如果你只想抓最潮的元素,现在可以出门左拐了)
设计师将Dior标志性的夹克采用了多种面料,从贵族格纹的羊毛、图案提花面料,到米色塔夫绸等。完美剪裁大衣、五十年代风格的灰黑色格纹羊毛外套,配以灰色羊毛百褶裙和秋冬季必备配件:尖头,低跟的后跟和黑色贝雷帽。带有复古色调的连衣裙、落肩宽松短袖衬衫裙,或简洁红色紧身礼服。设计师将 时装灵感的外观 与更多 休闲元素 之间进行了平衡。
比如格纹披肩、X型收腰伞摆风衣,采用当下流行的扎染图案、超大尺寸等……
---我也是感性的、我也是接地气的、我并不是一成不变的。看,不变的品牌灵魂,与变化的流行元素,各司其职,又恰到好处。2.本季代入了有男性阳刚气息的经典优雅:跟随了大的时尚趋势新女权主义4.标志性Bar Jacket(迪奥套装)的多样化造型和长度。1. 在品牌定位、流行变化、商业市场上,他是怎样平衡的?
想回答这2个问题,必须要了解他设计背后的一些东西,就是我前面讲的,然后,你可以观察前辈是如何处理一些款式的设计、面料和色彩的选择、辅料的搭配和版型工艺的运用。这些就是老生常谈的常规操作了。
这才是正确“读”的方法,先看、再分析、最后拆解再重构,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读1件作品比看100件更有用,别再只是用眼睛看衣服,看再多效果也不大。元素细节有两种,一种是“工艺细节”,一种是“装饰细节”。
有装饰细节的,和没装饰细节的,“读”的方式是不一样的。工艺细节大多数时候讲求的剪裁版型的完美,而装饰性细节更多时候讲视觉、美学。
装饰性细节更多的体现了该季对主题元素、流行元素的解读:
Dior F/W 2020
那我们在“读”无装饰元素的服装时,其实非常考验“读者”的功底。
因为这个时候,只看外观是看不出什么款式变化和所谓的“新”的东西。比如版型剪裁、材质、结构工艺等。只有你具备一定结构设计功底和经验时,才能吸收到自己能吸收到的养分。分清楚细节的不同,你才能有读的方向和目的,从中读取越来越多的信息。
长此以往,你看任何一件衣服的时候,能从衣服当中解读出来的内容越来越多,你会发现你进步很快。当然如果有条件接触实物就更棒了。如果不是以短期抄款为目的,建议多读“好书”,培养长期意识,潜移默化。“你能做出最好的作品,就是你看见最好作品的水平”。就是你平时看什么,你的作品最高也就只能达到你看过的作品水平。如果只看国内的作品,那么水平顶天也就是国内的水平;如果只看低端而非高端,那水平也就只能在低端范围内了。“取其上,得其中;取其中,得其下;取其下,无所得”。很多设计师说,看一线品牌(包括国内)的衣服没用,几乎参考(抄袭)不到什么,还不如批发市场或某宝上的商品图抄的顺手。其实,这只是自己的眼界没有跟上来,不会“解读”衣服、“解读”品牌的底层思维而已。
所以,首先要做到眼高手低,你不一定能做出来,但你的眼界一定要高于你的动手能力。
以下文章来源于F先生绘 ,作者F先生绘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为尊重版权,我们尽量标注文章来源,若不愿被转载或涉及侵权,请及时通过在线客服和邮箱联系,邮箱地址:wutongtai@wttai.com,我们将第一时间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