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约1300字,全文阅读约10分钟(建议先收藏)
|注意:本文文字、图片仅供学习交流,严禁商用
|喜欢本篇别忘点击文末在看哦~

服装设计师:李军叶
蜀锦:胡光俊
策划:Joy
摄影:FAN
妆容:Jake Zhan
模特:Eduarda Diasbehling
生活方式、时尚美学、品质要求,这些生活外在的艺术表达,和一座城市的文化内核息息相关。如今的成都,不仅有「天府之国」的美誉,时尚魅力也在中国新一线城市中非常突出。在这个城市这个时代中,蜀锦这类古老的技艺有着前所未有的契机能和现代设计艺术进行交融。
「 蜀锦有两千年的历史,大多以经线彩色起彩,彩条添花,经纬起花,先彩条后锦群,方形、条形、几何骨架添花,对称纹样,四方连续,色调鲜艳,对比性强,是一种具有汉民族特色和地方风格的多彩织锦。与南京的云锦、苏州的宋锦、广西的壮锦一起,并称为中国的四大名锦。 」
蜀锦大师胡光俊先生与高正雅装设计总监李军叶合作,用蜀锦演绎现代时装,高定设计、制作精美,让传承几千年的华美辉煌成为当代穿在身上的时尚,令古老的蜀锦织造技艺有了不一样的新鲜生机。这些时装在2020广东时装周上呈现首秀,本次第七届成都创意设计周上,还会有更多的蜀锦时装在现场展出,欢迎大家前来观赏。
多年来,胡光俊先生一直为蜀锦工艺传承、文化推广和产品创新发展奔走,如今,胡光俊先生已入驻中国西部高级定制中心,全长13米的成都古蜀蜀锦研究所镇馆之宝「清明上河图」也将在中国西部高级定制中心二楼展出。希望今后并肩,让工艺繁复的蜀锦在与高级定制时装的融合中重现光彩。
蜀锦「清明上河图」
入驻大咖
DESIGNER
胡光俊
四川省织锦工艺大师
四川省工艺美术大师
国家非遗(蜀锦织造技艺)省级传承人
当初因为工作分配,与蜀锦偶然结缘,一直以来,胡光俊先生从内心热爱着蜀锦文化,并将终身从事这一事业。四十载风雨岁月,胡光俊先生早已把生活融入了蜀锦。
胡光俊先生在FDC面料图书馆四川·蜀锦馆认真讲解
据胡先生介绍,蜀锦织造工艺及其复杂,共有十多个工种,五六十道工序,是团队合作的结晶。胡先生说:“一个人是无法完成一件蜀锦产品的,从小样设计到上机织造,一般需要七八个人,耗时更是少至数月,多至数年。”
尽管年近古稀,但为了自己挚爱的蜀锦,胡先生依然忙里忙外,因为他还有一个愿望:
“学习蜀锦,五六年才能学会基本操作,而且略显枯燥,从而造成了这一技艺面临失传的境地。为了让这一门珍贵的艺术再现昔日荣光,只要有人想学,我都会毫无保留地把自己所会的全部传授。”
一边物色徒弟,胡先生一边也在改良蜀锦技艺。为了让蜀锦技艺更适应时代,同时降低劳动强度,胡光俊先生在保留蜀锦核心技艺的同时,将以人工作为动力的花楼木织机改为以电作为动力的花楼电动铁织机,使锦缎织物幅宽从60多厘米增幅达150多厘米,提高了生产效率。
“投梭”是蜀锦“织造工艺”中极为关键的一道工序,每制作1厘米蜀锦便需投梭120次,传统技法中,投梭工与提花工一个接线提经、一个引线打纬,配合默契,一天也只能织造几厘米的蜀锦。而现在采用的多梭箱装置,实现了七梭三十六色重经、重纬、多组织、经纬同时起花的织造技艺,且一人便可操作。
这些非遗技艺曾是民族的骄傲,如今技艺的创新依然在继续,经过现代审美和科学技术的打磨,从历史中走来的手工技艺被不断丰富,最终会得到蜕变、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