擘画“十四五” 齐鲁启新程
建党百年深入齐鲁纺织服装产业系列报道之五
编者按
在建党百年之际、“十四五”开局之初,山东纺织服装行业协会创新性地推出了轮值会长制度,旨在更好地适应新形势新要求,引领全行业积极参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构建,为行业高质量发展创造良好环境。近日,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刊《纺织服装周刊》与山东省纺织服装行业协会共同策划的《擘画“十四五”齐鲁启新程——建党百年深入齐鲁纺织服装产业系列报道》全面启动,正值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之际,传承和弘扬百年共产党人精神,发掘新时代纺织行业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将对部分山东省纺织服装行业协会轮值会长主席团及副会长单位成员进行深入采访,从“科技创新”“智能制造”“模式创新”“产品创新”“渠道变革”“市场拓展”“党建引领”等多个维度,探讨如何更好地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树立山东纺织形象,挖掘山东省纺织服装行业发展背后的强大势能,助力山东省纺织服装行业逐梦“十四五”新征程。
Editor's note

鲁泰:
新三十年,
如何打造“全球服装解决方案供应商”?
访鲁泰纺织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刘子斌

立足双循环 形成全球竞争新优势
“立足国内,做优存量,拓展国外,做强增量”,鲁泰纺织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刘子斌谈到,鲁泰构建起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不断满足客户差异化的需求,形成面向全球的竞争新优势。
目前,鲁泰在中国、美国、意大利、日本、印度、越南、柬埔寨、缅甸8个国家,设立了13家控股子公司、3个办事处和40多个生产工厂,实现了总部+欧美日设计+东南亚生产三点协同发展的国际化布局。随着越南、柬埔寨、缅甸海外生产基地陆续投产,经营效益已逐步显现。公司依托“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平台,打造中国+欧洲+美国+日本“大设计”平台,借助鲁泰美国纽约公司、意大利米兰办事处、日本东京办事处等全球时尚前沿平台的优势,在关注时尚趋势、调研市场需求的基础上,大力开发新型材料,形成了以面料为主体、服装为载体的鲁泰“大设计”,实现了制造由OEM向ODM和OBM的转型升级。
创新驱动 迈向高质量发展
一直以来,鲁泰坚持创新在发展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持续推进包含战略规划、IPD集成研发、人力资源等在内的系统管理变革;积极探索尝试新营销模式,挖掘线上营销;科学合理布局营销结构,持续加强国内营销和职业装销售力度;积极探索上下游产业链发展,不断优化完善产品结构,推动产品创新,实现高质量发展。在面料、服装两大产品基础上进一步进行细化,现已形成色织面料、印染面料、针织面料、功能性面料、非织造材料以及服装六大“拳头产品”。
三十多年来,鲁泰集团的主导产品不断地更新换代,纱线实现了从普梳到精梳,从普通环锭纺到紧密纺,从中支到高支再到超高支的升级;面料实现了从熨烫到免烫,从无弹到有弹的提升;衬衫从有缝到无缝的华丽转变;功能从“三防(防水、防油、防污)”到“三自然(自然免烫、自清洁、自去污)”的跨越,产品档次的不断提升犹如凤凰涅般,羽化成蝶,用实际行动演绎了现代纺织发展的无限内涵。
如今在新产品开发力度上鲁泰更是不遗余力,积极推进抗菌、抗病毒等功能性面料的开发;针对疫情,提升口罩、隔离衣、防护服、居家隔离面料等防护产品的研产销水平,为客户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和增值服务,与客户共进退,提振客户信心。
此外,鲁泰始终以科研和技术创新作为竞争、发展的核心,坚持走高端产品道路,不断引进德国、瑞士、日本等国际先进设备和技术,淘汰落后产能,努力确保技术和设备在同行业中的领先水平。
自2000年开始,鲁泰先后投资4.5亿元,引进了当前世界上技术先进的卡摩纺纱设备,成功改造升级了卡摩赛络积聚纺设备和技术,研究开发了一系列高支、超高支纯棉和多组分纱线;引进了国际先进水平的全自动穿经设备,大幅缩短了产品的加工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员工的劳动强度;引进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液氨加工设备,推动了鲁泰面料后整理技术的提升,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一系列天然纤维超级免烫技术和标准。
“十四五”蓝图绘就
党建引领踏上新征程





“坚定不移跟党走,秉承家国情怀、纺织情怀,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实现百年梦想。”“衣”的初心,这是鲁泰公司党委书记刘子斌深沉的情怀。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 周年,鲁泰将聚焦聚力拓市场、调结构、建能力三大主题,高扬实干之帆,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以优异成绩向党的百年华诞献礼。
文章来源:纺织服装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