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轮较量,印度输了,印度纺织业遭疫情冲击,大量纺织品订单转移到中国,中国国内纺织业工厂营业额暴涨。最近,市场纷纷传闻:印度“老铁”送来了大量纺织品订单。还能有如此的好事?
确实是这样,从9月份以来,印度大量的大型出口纺织企业已经凉了,主要原因是因印度疫情失控,开工不足,无法正常交货。已经有多个本该在印度生产的订单,被迫转移到中国生产。也有一些订单开始转向中国直接采购。印度转移到中国订单中,毛巾、床单等产品数量最多,一些工厂预计,目前的订单数量已经排到明年5月。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纺织品生产国和出口国,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优势明显,国际采购商根据生产能力选择中国供应商,是正常的市场行为。得益于率先实现复工复产,中国纺织品产业的巨大产能,有力地保障了国际市场供给。
纺织服装业是印度最大的外汇收入来源,纺织服装市场的规模达250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68万亿元),占到印度出口总收入的15%左右。印度也是世界最大产棉国,纱线产能占全球22%以上。2019年,印度纺织业占印度工业总产值的7%,占印度国内生产总值的4%,就业人数超过4500万。
印度是一个新兴大国,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但印度的产业比较低端,作为主要产业的纺织业更加低端,有一点风吹草动就会大出血。新冠疫情对印度纺织业造成严重打击,印度主要的大型纺织业工厂纷纷停产,多个港口停摆,超50000个集装箱滞留,印度棉花加工及出口、棉纱布生产和销售、外贸等整个产业链都受到严重打击。印度纺服企业开机率大幅下滑、关门增多,失业率不断攀升,很可能导致纺织业裁员1000万人以上。
不过,我国的形势也不容乐观。新冠疫情对全世界纺织业市场的打击也传导到中国。例如今年前三季度,中国纺织品(包括口罩在内)的出口总额8287.8亿元,增长了37.5%。但这些增长主要以出口口罩等医用物资为主,如果剔除口罩产品,今年中国的纺织品的出口下降在两位数左右。据业界估计,订单从印度转到中国的需求,不会是长久,最多两三年。国际市场预计印度会在2021年和2022年快速恢复。
如果印度恢复正常,毛巾床单等简单品类,中国目前的生产毫无比较优势。所以目前中国纺织品出口暴增的趋势不可持续,印度这类转单也不能一直吃。国内纺织企业向科技转型依然是必须的。
印度目前的纺织和服装产业比较低端,以大宗原料和低技术产品为主,例如,据印度《商业标准》网站10月17日报道,印度非常紧急地从美国采购了一大批高海拔严寒地带的战备物资,包括御寒服装帐篷等各类装备。这表明印军正全方位在边境所谓的拉达克地区组织冬季后勤储备。
在这之前,印度主要从欧洲和中国采购高海拔后勤被服装备。印媒还报道,陆军高级军官塞尼计划近期开展访问,与美军讨论紧急采购和建设能力。主要原因是印度国内没有能够满足印军需求的高品质御寒装备的产能。实际生产这些装备的,其实都在中国。
很可能美国方面接到印度订单以后,随后中国广东,福建或浙江的工厂就接到了来自美国的羽绒服,耐寒帐篷和燃油炉订单。
文章来源:米尔军事网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