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好商汇
2021年2月8日,市场监管总局依法对唯品会(中国)有限公司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处罚金额300万元。在一个月前,市场监管总局收到举报信息,依法对唯品会(中国)有限公司涉嫌不正当竞争行为立案调查。
经市场监管总局调查,2020年8月至12月,唯品会(中国)有限公司为获取竞争优势及交易机会,开发并使用巡检系统,获取同时在本公司和其他公司上架销售的品牌经营者信息。利用供应商平台系统、智能化组网引擎、运营中台等提供的技术手段,通过影响用户选择及限流、屏蔽、商品下架等方式,减少品牌经营者的消费注意、流量和交易机会。
限制品牌经营者的销售渠道,妨碍、破坏了品牌经营者及其他经营者合法提供的网络产品和服务正常运行,违背了自愿、平等、公平、诚信原则,扰乱了公平竞争市场秩序,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十二条规定。
对此,唯品会方正面回应已收到处罚决定书,对行政处罚决定书载明的违法事实没有异议,接受处罚决定并及时履行。唯品会于2008年成立,以当时新颖的品牌特卖模式起家,以大牌正品和低价的折扣为卖点,吸引了许多高频消费的女性用户,获得了用户和销量的高速增长。但为什么唯品会这次却被市场监管总局立案调查了呢?这不禁让人联想到去年九月爱库存公开举报唯品会“二选一”打压商家和平台的操作。
爱库存是一家创办于2017年,以解决企业库存为切入口的电商企业,作为唯品会的直接竞争对手,爱库存也拥有不错的成绩。
公司成立当年就获得了钟鼎资本1亿元A轮融资,2018年和2020年,相继完成B轮、B+轮融资和C轮融资,并由爱库存升级为梦饷集团,旗下拥有饷店、爱库存、爱豆学堂等产品和平台。
去年九月,爱库存官微发布一则微博为《关于抵制唯品会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声明》,内容中控诉唯品会要求商家“二选一”。唯品会要求入驻其平台的商家只能在唯品会上架,如发现在爱库存上销售则直接对商家惩戒,甚至要求下架。
此消息一发就引发了许多商家的共鸣,某女装品牌负责人表示曾经受到唯品会工作人员的联系,要求其必须在唯品会与爱库存两个平台之间做选择。平台打架,受伤的肯定是商家,据相关媒体报道,因唯品会强制“二选一”的行为,许多商家损失较重,甚至需要进行裁员。
从强制商家“二选一”的方式来看,唯品会已经远远不如从前,到底是为什么让唯品会变成现在这样呢?
在2013年时,唯品会自建物流“品骏快递”,为了给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同时也增加了平台的运营成本,2019年11月,唯品会宣布终止自营快递,将快递服务交给了顺丰。近几年电商生鲜风口火热时,唯品会也曾纵身跃入,在广州开出第一家“品骏生活”,曾喊出要在3年内开出万家店铺,但后面也没有什么水花。
这些年唯品会除了持续在特卖赛道奔跑,还尝试过物流、电商生鲜、金融等多元化拓展,但对收入规模或利润贡献都微乎其微。即使从2018年下半年开始,唯品会将其业务重新回归到特卖上,但特卖风口也正在被削弱,并且赛道越来越拥挤并不好走了。
随着时代的发展,其再也回不去当年在特卖模式下热火朝天的那个唯品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