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十年不遇的巨震”,从今年二季度在跨境电商界猛烈蔓延。这是亚马逊平台史上最严厉的一波“封号潮”,有关数据统计,亚马逊封号今年波及超10万中国商家,造成行业损失金额预估超千亿元。
而这次“封号”事件的导火索,是因为众多卖家在亚马逊平台上大量使用“刷单”的方法来提高店铺权重,最终导致1300万条刷单数据泄露。

亚马逊是全球最大、流量最大、复购率最高的跨境电子商务平台,而在亚马逊上,70%的卖家来自于中国。
从2020年新冠疫情以来,跨境电商领域有了一部分政策扶持以及大量资本的涌入。各种暴富的神话,传遍大江南北。同时也因为新冠疫情刺激了网购市场需求,让亚马逊踏上了发展快车道,也让跨境电商作为外贸行业的新“业态”,爆发了强劲的活力。

根据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跨境电商进出口1.69万亿元,同比增长31.1%。其中,出口为主导,2020年中国跨境电商出口1.12万亿元,增长40.1%,占比近七成。2021年一季度,中国跨境电商进出口达4195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46.5%,其中出口2808亿元,增速远超进口,达69.3%。

从跨境电商大火、企业大肆招聘新员工,到“封店潮”来袭、跨境电商降温,行业开始大批量裁员,仅用了不到一年时间。
显然,国内企业小步快跑、跟风布局跨境电商领域,的确在后疫情时代里,迎合了海外市场部分消费需求,同时也都分到了一杯羹。但是一些习惯国内电商市场、运营方式的企业,在快速进入跨境电商领域之后,自身的运营、管理水平却明显滞后,最终导致处罚现象频频发生。

家纺产品品类丰富,包括床上用品、毛巾、抱枕、窗帘、毛毯等。受疫情影响,中国家纺产品面向海外市场也是“如鱼得水”,前期有些品类甚至出现了24小时加班生产都赶不及交货的状况。但后期库存积压严重、货柜海运费用高昂,以及亚马逊的“封号潮”,也是给众多行业泼了一盆冷水。
面对亚马逊来势汹汹的整顿,跨境家纺该如何发展?引起了众多企业商家的反思。

在数字经济时代,家纺企业的跨境业务生态也在不断的发生变化,对于家纺企业来说,如何吸取经验、教训,释放库存、重“新”出发,才是所有跨境商家的重中之重。
跨境电商一波三折,不仅挑战企业电商运营的规范能力,将来更具挑战的是企业快速响应市场、柔性供应能力。数智化制造快反供应才能满足未来跨境发展的小批量、快时尚、定制化的市场独特需求。才能实现趋势预测、以销定产、精益生产并将库存降到最低。
传统制造在供应链条上节点多,从原材料生产到铺布、裁剪、缝制加工,再到成品检验、包装、仓储物流,耗时耗人多。而,智能制造加工单元,则可以实现自动上料、自动裁剪、自动缝制快速出成品,再结合工业APP、MES系统等成组应用,高效协同、快速供应,不仅可解决用工缺乏,缓解劳动力成本持续上涨带来的压力,且自动化装备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单位时间内的成本,从而增大盈利空间。
未来跨境家纺品类将呈现以下趋势:
第一,涌现出大批量国际电商品牌。全球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缩减产品端到消费端之间的距离和环节,平台规范化也会让更多商家深耕品类和精细化运营,打造自主品牌。
第二,性价比仍会是消费者关注重点。从市场的反馈来看,家纺产业中,性价比仍然是绝大多数海外消费者关注的重点。
第三,进场门槛越来越高。越来越合规的海外市场,进场的门槛也会越来越高,但每年拥有万亿级增速的跨境电商,仍旧是最值得押注的行业。

野蛮生长时代,规则还不完善,有空子可钻;但到了下半场,拼的还是产品和服务。中国卖家要想真正地走向世界,还得来一场创新中的“自我革命”,才能找到更多的新大陆。
文章来源:e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