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互联网不是传统互联网的升级版
很多人都听说过工业互联网,但是否能够解释清楚工业互联网和传统互联网有什么不同?
难道工业互联网是传统互联网的升级?
或是传统互联网在工业场景中的应用?
以上两种说法实际上都不准确!
虽说工业互联网来源于传统互联网的成功经验,但它二者有着本质上的区别。为了说清楚他们的区别,我们先来分析一下传统互联网的价值。
传统互联网实际上主要解决了三件事情。
-
人与信息的连接,比如百度、google、头条等等
-
人与物品或服务的连接,比如淘宝,天猫,京东,拼多多
-
人与人的连接,比如QQ、微信、抖音等等
所以,大家看到在传统互联网中“人”是中心,一切都以人作为核心对象,推送新闻、推送商品、关联好友等等。传统互联网出现了无数以人为中心的互联网平台,到今天已经逐渐演变成聚合型的大型中心化平台。
基于这个角度,再来看工业互联网,就是在工业场景中实现网络互联。那么在工业场景中的核心是什么?绝对不是人,人只作为其中一环。除此之外还有资产、设备、生产、供销等等重要环节。并且无法区分出哪个环节更加重要,他们都很重要,并且这些环节之间都需要互联互通。比如:人与设备连接、设备与资产连接、生产与销售连接,销售与人连接等等。这相对传统互联网更加复杂。所以在这种场景下,联网的各个环节没有隶属关系、需要自由组织、并且是去中心化的。
所以,工业互联网是利用综合的网络技术,
在横向:
-
将多个企业连接成一个行业
-
将多个行业连接成一个产业
-
将多个产业连接成一个区域
-
甚至将多个区域连接成一个国家
在纵向:
-
从国家可以解析到区域
-
从区域可以解析到产业
-
从产业可以解析到行业
-
从行业可以解析到企业
-
再从企业可以解析到人、设备、系统、数据、资产等等。
通过横纵的连接和寻址解析,将工业场景中的“人、财、物、产、供、销”的资源和万物连通,形成庞大的工业互联网。在这个网络中人已经不再是工业互联网的中心。因为从上面的解读大家可以看出,工业互联网没有所谓的“中心”。
企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
工业互联网中的企业,在内部将“人、财、物、产、供、销”的要素连通起来,再通过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规则对内部的工业资产附上标识,就形成了企业内部的工业互联网平台。
产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
产业链中上下游企业通过接入工业互联网平台形成互联后,就形成了产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此时,生产,销售,需求等等一系列的数据和资源将连通到一起,促进这个产业的整体智能化和智慧化发展。
行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
一个行业内的企业通过工业互联网平台,连通到这个行业的其他企业,就是行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
工业互联网平台的价值是被市场所驱动的,通过互联互通使得企业、资源、产能、需求、资本、数据等等工业要素,自由聚合、平等互利。利用互联网技术在工业领域内协同各类资源之间的共享和互动。也利用了“去中心化的”管理思维解决了传统互联网管理和可信问题。
工业互联网的意义
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大量的劳动力是需要解决的重要环节。而现在利用自动化技术已经释放了大部分的劳动力。那么再往后我们所谓的智能工厂要做的就是进一步提高产能,提高质量,节约资源等等。这些都需要利用大数据的技术来动态的决策。而这些还是企业内部的动作。
那么通过工业互联网连通产业上下游更精准的分析供销需求,进一步减少库存。
通过工业互联网将个性化需求与生产线打通,实现柔性生产。
生产设备维护保养信息,直接通知到设备厂商,并可以授权进行远程维护,进一步减少企业设备保养运维的质量,降低成本。
最后,
解释到这里,大家是否对工业互联网有了基础的认知呢?
还有一个概念,是工业物联网这个又和工业互联网有什么不同呢?
欢迎大家留言一起探讨!
文章来源:林帅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