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广东省汕头市科技局的牵头下,汕头市纺织服装产业协会组织会员企业代表,前往化学与精细化工广东省实验室(以下简称“汕头实验室”)与汕头大学、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汕头实验室等相关单位的科研团队,开展产学研“面对面”对接交流会。会议期间,与会代表参观了汕头实验室的科技与产业化成果展、新化工综合研究平台及大型仪器共享平台,深入了解了实验室的建设、科研及成果转化情况。
汕头作为国内重要的纺织服装产业基地,享有“内衣之都”的美誉,全国一半的内衣家居服产自这里。作为汕头“三新两特一大”产业(“三新”即新材料产业、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新能源产业,“两特”即纺织服装产业、玩具创意产业,“一大”即大健康产业)体系中的特色支柱产业,正朝着打造超2000亿元产业集群的目标,不断向专业化、高端化迈进。
汕头市纺织服装产业协会会长翁创杰表示,随着汕头纺织服装产业规模持续发展壮大,产业亟待在科研创新与人才培养领域,寻求更多与平台、科研机构及院校的合作机会。他期望借此次交流,搭建起与汕头实验室的合作桥梁,推动双方在功能性纱线、废旧纺织服装材料回收利用等方面展开合作。
在座谈交流环节,企业创新需求与科研团队的前沿成果实现了面对面碰撞。针对企业关注的纳米香料在面料上的应用等问题,双方展开深入探讨,部分企业代表与科研团队负责人当即交换联系方式,进一步商讨合作。
汕头实验室高端功能材料研究中心负责人谭礼林介绍,其团队与一家本地纺织上游企业联合开发的纺织助剂中间体已完成吨级试产。该中间体可降低生产成本,助力企业开发多种功能终端助剂,企业计划实现年产300吨,预计年销售额达5000万元。谭礼林表示,希望通过此类活动,加强产学研合作,推动汕头纺织服装产业向“新”向“强”发展。
汕头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现阶段,通过搭建沟通桥梁,助力本地纺织服装企业与高校院所协同创新,推动汕头从“纺织服装大市”向“纺织服装强市”转变。未来,汕头实验室将与市纺织服装协会联合成立“纺织服装面料创新研发中心”。汕头市科技部门也将持续优化服务,为丝绸纺织发展赋予时代新内涵。
来源:中国纺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