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长垣职业装小镇位于河南省长垣市蒲东街道,项目一期占地总面积1200亩左右,总投资约15亿元,总建筑面积约50万平方米。建设形式主要为“技术研发+特色产业+文旅开发+产城融合+互联共享”,实现二三产业高度融合和产城高度融合,助推乡村振兴,打造智能研发、智能生产、智能体验为一体,体现科技5G、文旅4A级、工业4.0的现代化小镇。
中国长垣职业装小镇计划2020年部分建成投用,2021年内全部建成,建设中的中国长垣职业装小镇计划用三到五年时间,将小镇打造成为集设计研发科创、智能制造、展览展示、信息发布、生产生活服务配套、4A级工业旅游示范、休闲文化体验为一体的“创想工装小镇、活力时尚长垣”。
中国长垣职业装小镇项目依托中国服装协会、河南省服装行业协会的技术、研发、资源优势和中土集团的资金优势、长垣的产业优势、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的机遇,实行“技术研发+特色产业+文旅开发+产城融合+互联共享”的建设形式。
建设内容主要包括:中国职业装研究院、展览展示中心、标准厂房、定制厂房、专家工作室、高端人才、产业工人公寓、古村落提升改造、特色文化旅游。
中国长垣职业装小镇规划通过路网及景观绿地的布置将小镇打造成“一带五区”的功能布局形式,具体包括:
服务与创新功能区:根据蒲东新城相关规划引导,布置于地块西北侧,紧邻城市文化传承轴线,作为小镇的产业窗口及门户;主要功能由中国职业装设计研究院及职业装展览展示中心构成。
产业集聚发展区:依托东外环路及孟马线良好的对外交通运输条件,将服装生产的产业空间布置于地块东侧及南侧,既方便了小镇的生产与物流功能,又避免了产业货流对小镇交通的干扰。
乡村文化休闲片区:地块内有两处现状村庄,本次规划予以保留,使之成为小镇区别于周边城市用地的特色肌理,且地块现状的乡民乡居也是为小镇提供配套服务的潜在人群及空间载体。
小镇生活区:位于地块西南侧紧邻孟马线及规划城市滨水景观带,交通便利,环境良好,为小镇内各类工作人群提供配套社区,提升片区内居住服务质量。
休闲娱乐体验带:由贯穿地块的水系景观及其两侧的各类服务设施构成,提升小镇整体服务水平及小镇的生态景观资源的均好性。
目前,中国长垣职业装小镇的进展情况如下:一是职业装小镇的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规划、主要构建筑物的建设规划和土地征收工作均已完成,一期8栋标准厂房已经封顶,预计6月底即可投用。其他厂房也将按照计划加快建设;二是与河南省服装行业协会组建了工作专班,前赴北京、上海、浙江、江苏、山东、广东、福建等地的大型服装企业集团进行了专项考察学习,并与大帝集团、杰克集团、长隆国泰集团等企业达成了合作协议;三是中国服装协会职业装研究(河南)中心已经获批筹建,列入长垣市全供事业编制,并与部分国际国内服装行业具有高深造诣、影响力大、号召力强的专家、学者、教授、金顶奖获得者等业内领军人物进行了沟通交流,将聘为研究中心外聘专家,为职业装小镇发展提供强大的人才和智力支撑。
中国长垣职业装小镇计划2020年部分建成投用,2021年内全部建成。职业装小镇秉承历史底蕴,适应现代发展。她的建设,需要各地各方特别是业内人士的关心、支持和呵护。她的建成,将是中国职业装行业的一颗璀璨明珠。
长垣市,由河南省直辖,新乡市代管,位于豫东北地区,长垣是中国起重机械名城、中国卫生材料生产基地、中国医疗耗材之都、中国防腐蚀之都、中国厨师之乡和中华美食名城。曾获得“民营经济北学长垣、南学长葛”的赞誉。
历史上的长垣市是种麻制衣起源地,也是多个朝代的官服制作之地;近年来,长垣市逐渐发展并完善了劳保工装、医护服装、学生校服、餐饮套装以及防腐蚀、防静电、阻燃防爆等特种防护服装的生产销售体系,产业链基本齐全,具有规模不等的生产企业及作坊500余家,从业人员达20000余人;
2019年,长垣市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469.3亿元,同比增长8.1%。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30.3亿元,增长22.7%,税收占比85.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9%;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5%,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1%。全年新注册企业3400家、新入库“四上企业”158家;纳税超亿元企业7家,超千万元企业71家,卫华集团纳税首破3亿元;
2020年1至3月份,长垣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0.34亿元,增长2.8%,其中税收收入完成9.3亿元,同比增长7.5%,税收占比达90%。
文章来源公众号《河南省服装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