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去年,长江经济带实现国内生产总值45.78亿元,占全国的46.24%,增速达到7.23%,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压舱石和重要引擎。与同长三角、珠三角不同,长江经济带由政府主导,如何撬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战略的红利,首当其冲是理解主导意图。
长江经济带覆盖范围较广、梯度比较大,发展对不同的省份而言,含义都是不一样。但纵观伦敦、巴黎、好莱坞、硅谷、香港等世界时尚之都,无一不是从产业发展到文化渗透而引领时尚,同时,这些国际大都市都是原创时尚的发源地。而长江经济带上沿线11省市,是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现代工业文明城市群,无一不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上海、浙江、江苏是中国经济发达地区,其轻工业尤其是纺织服装产业拥有悠久历史的同时也在引领未来消费,是快速发展的“龙头”,能成为带动长江流域发展的动力源;安徽、湖北、湖南北部、重庆、四川等省份经济也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其中,成都、重庆成为热度颇高的增量市场,是意欲拓新的奢侈品牌和高端零售业重点关注的新“战场”。
长三角地区文化底蕴深厚、文化资源丰富,是全国文化产业发展水平最高且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
江苏是中国纺织服装第一大省,拥有万亿级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和以波司登、红豆、海澜之家为首的一批享誉世界的中国服装企业;浙江不仅是纺织服装外贸大省,而且积极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纺织服装业结合,有着非常好的电子商务系统;上海素来是中国时尚之都,也是国际品牌入驻中国的首选之地,近年来在数字内容上呈现出较好的发展趋势。
相较于纽约的版权产业,巴黎的时尚产业,东京的动漫产业等世界知名的时尚与文化产业集群,长三角地区的核心文化产业是什么?应该是数字化优势的再迸发。
在“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战略的实施过程中,生态可持续是另一个核心重点:
未来最优的发展模式也许是:经济发展次高速,环境保护加力度,两者兼顾。
从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战略的5大要点可见,“双引擎模式”正在开启,经济上仍然会保持长期的次高速,同时增加对于环境的治理与修复,从此前的经济单方拉动,变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重拉动;最终实现自然资本与GDP的双增长,双高速。
东部增速已低,西部环境保护任务重,京津冀等华北地区受制于严重破坏的生态,相对于全国多数地方长江经济带留白更多,弹性更大。因此,作为中国未来真正有潜力的地方,长江经济带,特别是其中腰部的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成都、重庆等地大有可为。
大江无声,变革早已悄然发生。
当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长江经济带将成我国经济新的增长点,作为实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时尚产业伴随其中高质量发展的两大要领:以数字化提升发展速度、以绿色发展优化效能实现时尚可持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