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台 —— 纺织服装产业服务平台

服饰产业互联网服务平台,线上线下,助您快速实现商业价值

新用户注册 立即登录
换一个
获取短信验证码
×
×

旧衣工厂里的山东大妈,正在决定非洲服装的时尚潮流

发布时间:2021-01-18  阅读数:7745

旧衣工厂里的山东大妈,正在决定非洲服装的时尚潮流



「  非洲人穿的二手衣服,出自中国大妈之手。 


其实,旧衣服回收出口行业在中国已经“隐秘”存在了20多年时间。近年来随着人们垃圾分类意识的提高,这个行业也在加快发展,逐步走向规范、透明。非洲、东南亚地区已经成为中国二手衣服的主要出口地。人们闲置不穿的旧衣服被回收后,通过分拣、打包、装柜,乘坐远洋货轮到达大洋彼岸,最终销售给当地居民。


所以,在非洲和东南亚地区,看到有人身穿带有中国元素的衣服并不稀奇,它们有着共同的特点——“FROM CHINA”。



   1   

“这厂是做什么的?”


下午,载有货柜的挂车到厂后,王维海忙碌起来。作为厂长,他驾驶着叉车多次往返于车间和货柜之间,将工人们打包压缩好的二手衣物装柜。借助厂房门口用铁板焊接搭建的缓坡,叉车可以轻松开进柜体,一个个被压缩成90公斤的旧衣包裹被迅速装入、码好。


二手衣服分拣车间中,打包压缩好的二手衣服等待出口非洲。


车间内,打包好的旧衣在门口排列整齐,每个包裹上附有一张A4纸,上面用中英文标记着衣服的品类,如“Summer Children Clothes(夏童装)”“Ladies Cotton Trousers(女棉休闲裤)”“Breast Wrapping(裹胸)”,一部分包装上还印有清晰的标识——一个logo或特殊的英文缩写,非洲商人会根据这些特有的信息在港口提货。


傍晚时分,王维海正在装柜。


装柜结束,王维海和工人们站在叉车上,将袒露在外的部分包裹用力向里推,然后,几位工人合力关上货柜后门。这辆载有28吨中国旧衣的挂车缓缓从厂区开出,将途经枣木高速、岚曹高速和长深高速,行驶大概240公里后,抵达连云港港口。车上的货柜会被运往特定地点等候船期,到时这批装载数十个品种的旧衣就会被装上远洋货轮,3个月后,非洲的居民就可以在集市上以相对低廉的价格买到它们。


从山东枣庄高铁站出发,乘车沿祁连山路、323省道,大概行驶30分钟就会到达滕州官桥镇工业园区。园区内分布着大大小小数间工厂,沿一条乡间水泥小路行驶,途经大片耕地后右转,即可看到门头不太起眼的“欣成二手衣服分拣厂”——它是长江以北最大的旧衣集散出口中心。


途中,网约车司机略带疑惑地问我:“这厂是做什么的?经常送乘客到厂区,还有外国人,生意看样子很好。”


由彩钢板搭建而成的 5000平米车间占据了厂区约一半的面积,车间外侧分布着几间涂有黄色颜料的屋子,供员工休息、办公。


二级收购商来厂区交货。


车间外面,一辆装满旧衣服的中型货车刚刚停好。工作人员从车厢底部抽出几包货物,推入车间验货,以此评判整车旧衣服的质量,好开出合适的收购价。


车间北侧是“原料区”,堆积着大批刚刚收来的旧衣服。这些衣物大都已被二级收购商“粗分”过,里面混杂着各种款式的夏装,包括背心、T恤、裤子、书包,甚至内衣内裤。它们大部分被床单包裹着,等待车间工人们的进一步挑选和分拣。


被堆放在一起的旧衣服,等待被分拣。


旧衣物中的“龙”。


旧衣堆中,带有中国元素的衣服会被出口到国外。


除了装卸货,厂长王维海还负责驾驶叉车将原料区的旧衣服运往分拣车间。在分拣车间中央,4条分拣流水线和3台压缩打包机依次排开。流水线下面的发动机上贴着“机器一响,黄金万两”的红色标识。对于回收衣服很赚钱这件事,工厂合伙人王金成没有回避,他表示,“是挣钱,二手衣服出口绝对有钱挣,但不像外界报道的‘暴利’,那太夸张了!”


王维海在原料区转运旧衣服。

   2   

“都打包,都不浪费”

分拣流水线两旁的女工们基本来自于附近村庄。已经算是“网红阿姨”的杜总菊负责在生产线一端“上料”——她要依次解开包裹,将里面的上衣、裤子等夏装放在传送带上,其中掺杂的废料、文胸、婚纱、白料、玩偶等物品则被挑选出来,放置在周边等待进一步分拣。


干净的床单被归置在一起,也会用于出口。


分拣出来的夏装被悉数放到传送带,等待进一步挑选。流水线两侧的每位女工,有固定的分工,专门分拣同一面料或同一类别的衣服。她们身后分布着多达30个铁框,用来盛放细分出来的衣服。



杜总菊(右二穿红衣者)坐在旧衣堆中初次分拣,上料。


例如,在裤子分拣过程中,工人会先区分出男裤、女裤,然后进一步分类为短裤、七分裤、九分裤、破洞牛仔裤等品类;上衣分类中,工人们会根据面料不同,分为纯棉、针织、化纤等,同时将男女式T恤、衬衣、外套等数种品类区分开来。


经过这分拣工这一套的操作,旧衣服会被分成时装、童装、内衣、裤子、校服、工服、床单、书包、袜子等多达140多个品类。


包类会被分为学生书包、电脑包、皮包、单肩包、双肩包等多个品类。


分拣过程中,稍有破损和褪色的衣服即被定为“不合格”,会被直接弃在铺在地上的床单上,等待废料回收。


分拣出来的衣服经过质检、称重后,会被推向“打包区”。打包工张建文每打包一个包裹,习惯在本子上画上“正”字的一笔——区别于分拣工,他们赚的是计件工资,包裹的单价从2.6元到3元不等。如果顺利的话,张建文每天可以打包将近200包,和工友均分,每人大概有200元左右的收入。


被压缩后的旧衣服。


等待打包的中国旧衣。


张建文在打包旧衣。


压缩后,打包好的旧衣服。


打包过程由两位工人协作完成,他们会将分类好的衣服成批放入液压打包机中,在最顶端放置好写着货物信息白色纸张,并附上塑料保护膜。


旧衣服顷刻间被压缩成统一规格的长方体,它们在包裹中紧密地重叠在一起,犹如岩石中的夹层。用塑钢打包带捆紧后,包裹随即被堆放在成品区,等待出口。


刘念影在旧衣堆中分拣胸罩。


车间西侧堆积着等待分拣的内衣包裹,足有一人高。



   3   

“每个人都喜欢有牌子的衣服”


最近关于中国二手衣服火遍非洲的文章在互联网层出不穷。有文章称,“在非洲,印有汉字的二手衣服正在逐渐成为一道独特的人文景观”。


“非洲人真的喜欢挂有中国汉字的衣服吗?”我问。


“误解了!”渠成峰摆了摆手说,“非洲人和中国人一样,其实不愿意穿那些带有汉字的广告衫,每个人都喜欢有牌子的衣服,像耐克阿迪当然更受欢迎。”


一位戴着印有“中国”字样帽子的女工在分拣衣物。


目前,“欣成”的旧衣已经出口到非洲十多个国家,以肯尼亚和乌干达为主。以吨算的二手衣服到达乌干达港口后,一级批发商会将包裹分批销售给二级批发商,后者会以“包”为单位分发给下一级批发商——经过一轮轮的分销,旧衣最终摆到了散户手中,摆上地摊。


这些被压缩打包好的衣服将被出口。



由于中国旧衣产业越来越透明,竞争越发激烈,利润空间不断被压缩。很多旧衣出口工厂为了争取利润最大化,选择在国外开设档口。



阅读延伸:非洲老铁最时髦的衣服,是你扔掉的二手货


   4   

80%非洲人在穿二手衣服



二手衣服再交易,早已不是一个新鲜事儿。


话题虽小众,至今仍不衰。今日再提及,与君共话之。


据相关数据显示,按照一件衣物的平均寿命3~4年计算,如果中国平均每年每人购置5~10件新衣物,每年每人遗弃3~5件旧衣物,那么国内每年将产生超过5000万吨的旧衣服。


你家里的衣柜,是不是一直处于超负荷状态?过时过旧不想要的衣服,大多直接拿垃圾箱扔掉,有心的人会联系公益项目捐助,直接送人穿二次利用算是好的。


每个人每年产生这么多旧衣服,最终它们都去了哪儿呢?


在非洲,买二手衣服,像买菜一样



 01  非洲的旧衣服市场到底有多大?



首先,非洲人口排名世界第三,拥有十几亿的人口,接近全球人口的1/3,且集中了世界上最贫穷居民。因此二手衣服在非洲一度是畅销品。


有数据显示,早在2004年,乌干达购买的服装中有81%是二手服装,2005年二手服装占撒哈拉以南非洲服装进口量的一半。


人民日报2018年的一篇文章援引联合国的数据称,80%的非洲人在穿二手衣服;2017年,东非共同体进口了1.51亿美元的二手服装和鞋子。


对他们来说,新衣服一般都是在聚会的时候才会拿出来穿,而穿二手衣服不仅不用担心撞衫,重要的是价格便宜、款式多样。




 02  为什么在非洲能赚钱?



哪里有需求,哪里就有市场。


为什么大家如此青睐于旧衣服的二次售卖,当然主要原因还是因为利润空间大。


随着条件越来越成熟,有许多非洲当地的收购商会定期来到广州来挑货,甚至在广州有办事处。


其中一些非洲收购商,通过从事二手衣服,早已经是千万、亿万身家。因为按照计件,许多衣服一件的收购价不足一元,但卖出去价格至少翻了十几倍。


由于价格便宜、款式新颖,二手服装在非洲本土市场十分热销。其中牛仔裤、文胸、T恤、鞋子最受欢迎。


换句话说,很多你穿了几年早已看烦看腻了的款式,在非洲摇身一变,变成了他们的抢手货。


因为经济发展程度不一样,人们对时尚审美的认知也不一样,换个地区,换个环境,依然可以满足当地需求。


当然,中国的二手衣服显然满足不了非洲东南亚地区的所有需求,就非洲的总体二手服装市场规模来看,来自中国的二手服装市场份额最多不超过20%。


除了中国之外,英国、德国、荷兰、韩国日本等国家出口到非洲的规模更大。


并且欧美地区的服装更宽大,更适合偏向欧美的非洲人体型。



目前,从中国到非洲或东南亚的二手服装出口已经形成了成熟的链条。“有些采购商是当地的商人,有些是定居在当地的华侨”,一位熟知进出口链条的人士称。


不过由于价格低廉的进口二手衣服对当地的纺织业造成了影响,目前已经有一些非洲国家开始有意识地提高对进口二手服装的限制。


2016年7月,部分东非国家提高了进口旧衣服的关税;据报道称,东非共同体计划到2019年逐步停止从西方国家进口二手衣服和鞋子,重新振兴自己的制造业。


但是,相当的中国旧衣物出口商对此并不担心,他普遍认为“大部分非洲国家还会需要从国外进口二手服装”,并且至少20年内还有需求。



   5   

“转行倒腾二手衣服?

”别冲动。


二手服装这么赚钱,一起去搞吧?莫冲动。


二手衣服不像你想象中的那么好做。没有入行8年10年以上的,不敢轻易去碰。


与垃圾回收一样,是个苦活累活,并且极其考验经验、资金、关系。怎么和传统商贩打交道,怎么和二手衣服回收厂竞争,又如何去协调好政府关系,这些你都要去想。



毕竟关乎进出口,国家和政府向来对此比较敏感和重视,出于安全因素,我国国内对进口外国二手服装是禁止的。


并且时高时低的外汇关税对旧衣服鞋子的影响,又会让你心力憔悴。


再加上,近年来人力成本越来越高,环保要求日益趋严,想轻易倒腾二手衣服转卖国外,并非易事。



   6   

二手衣带来流量新入口,

京东、阿里、H&M齐涉足


一方面旧衣回收经营困难,另方面,却不断有互联网公司加入到旧衣回收这个领域中,甚至京东、阿里以及一些快时尚品牌如H&M也涉足了这个市场。


以京东为例,此前京东也通过二手平台拍拍参与免费上门回收旧衣业务。


用户可以通过京东公益“物爱相连”平台或下载拍拍二手APP一键呼唤京东快递小哥免费上门收取闲置衣物。


京东拍拍二手也联合利乐、宝洁、蒙牛等企业发起了“万物新生计划”,并联合一些垃圾分类领域的回收合作伙伴,进入前端回收环节。


而阿里系旗下的天猫、闲鱼也接入了飞蚂蚁等几家旧衣回收的平台,并和快时尚品牌H&M达成合作,尝试在线上进行旧衣回收,用户可以通过这些平台预约上门回收服务,并获得蚂蚁森林能力、购物优惠券等奖励。



不过诸多玩家涌入这个领域,近期来看都没打算从旧衣物回收上挣钱,而是各求所需。


比如京东和H&M更看重对品牌的拉动作用,以及打折券带来的销售额的提升;而阿里和飞蚂蚁这类平台更看重的是流量入口的价值,瞄准流量,希望将流量转化到电商业务和其它废品回收领域,来实现盈利。



   7   

如何真正有效利用旧衣物,

值得探讨


回头仔细反思,为什么二手服装在非洲卖的那么热?


而非洲市场对二手旧衣服的消化重任,又能承载多久?


确实,短期来看,相对于出口,旧衣的其它处理途径几乎都是亏钱的。


焚烧填埋、损毁再加工、打碎做工业原料、分解再生产,看似是暂时妥当的解决办法,但哪一项不需要付出巨大的人力物力成本呢?


并且一旦做不好,甚至还会对生态环境造成数百年的破坏。


落后地区和国家始终都在发展,单纯的旧衣服出口势必在将来也会进入寒冬。


如何更好的利用这个资源,有效利用旧衣服,在未来又是一条非常值得探讨和摸索的道路……

来源:看客、服装邦、高级服装技术圈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为尊重版权,我们尽量标注文章来源,若不愿被转载或涉及侵权,请及时通过在线客服和邮箱联系,邮箱地址:wutongtai@wttai.com,我们将第一时间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