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穿汉服上街还是一个可以被当成新闻报道的事情。现在,汉服销售额日益上涨,相关话题越来越多。汉服,作为一种汉民族服饰,逐渐被大众所接受。”
吴晓波和罗振宇在跨年演讲上,不约而同都提到了一个新事物:汉服。汉服作为一项曾经的小众爱好,到去年展现的流量爆发力和商业价值,以至于两位大佬在演讲中将汉服又升华了一遍:年轻人对传统文化和中国符号的追捧。
今年国庆假期,在很多热门景区、城市公园以及大学校园里,越来越多年轻人 身着汉服进行游玩观赏,让这些景色增添了几分传统文化的古色古香。
与此同时,在 抖音、快手、微博等平台上,也经常能看到一些身着汉服唱歌或跳舞的网红,收获百万级的点赞。
拥有1850万的粉丝的抖音网红“兔子牙”,其发布的音乐短视频作品当中,不止一次穿过汉服,而且穿汉服的短视频往往点赞都在百万级别。
2017年,西南石油大学大二学生康伟是忠实汉服爱好者,他奉行“全日制”汉服。(成都商报 王效 视觉中国)
2016年3月27日,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汉服社的几名大学生,身穿汉服
当然,汉服在年轻人中的流行不仅仅是一种文化现象,背后还有更多的含义。
汉服是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承载物,汉服的兴起,使得中国的传统文化得到承继和发扬,这也说明 我们的古典文化在以新的形式重新焕发生机。
福州,海内外19支汉服团体相聚海上丝绸之路汉服文化节(中新社)
2018年3月2日,西安,穿汉服的女孩在人群中穿行,走得很快。有人说,正值元宵佳节,穿汉服出行也很应景。
汉服在当代,是一种“复古”,也是一种“创造”,必然有它符合历史逻辑和审美逻辑的新变化,保持开放心态,让其自然生长,自然会嵌入我们的日常生活中。